第39章(第2/4页)

陈母叹了一口气,也没在继续追问。

自枝儿的病好了以后,陈母提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枝儿都是这样,不同意也不拒绝,让人没办法。

用过了饭,两母女去了枝枝自己的小花圃转了会儿,采摘了新鲜的花儿,回到了院子里做成了鲜花饼,明日带回去做礼物。

翌日清晨,娘俩儿起了个大早,将要带回去的东西收拾好,坐到了马车里。

徐老太太听说了外孙女要回来,也是早早地就侯着了。

听到前院传来消息,小姐和小小姐到了,徐老太太没忍住,自己去了院里接人。

枝枝见到自己的外祖母,小步跑过去,行了个礼,又掺着老太太的胳膊,糯声道:“外祖母,枝儿好想你啊。”

徐老太太回握住她的手,脸上的笑又加深了几分,“想外祖母了啊,就多回来看看。”

枝枝从身后拿出自己准备的点心,放在了院里的石桌上,小小的樱唇向上勾起,“祖母快来尝尝,这是新采的鲜花做的馅料,绝对是你没尝过的口味。”

说完,她又将新配的花茶拿出来,对徐老太太身边的丫头道:“去拿热水泡开就可以。还有一份鲜花饼和花茶,送去外祖父那里。”

小丫头带着东西去了后面准备,枝枝又笑盈盈的望着老太太,问道:“祖母最近身子可好?”

徐老太太吃了两块鲜花饼,接过丫鬟递过来的手帕净了手,慈爱的笑着,“本来是有些失眠的,喝了你送来的花果茶,竟然好了许多。怪不得现在城里的夫人小姐们都要来问我讨要方子。”

说着,老太太撇了嘴:“不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们这也是动了心思,想从这里学到些什么。”

我朝对女子宽待了许多,女子也是可以抛头露面,平日里逛街游玩都不受限制,甚至出了许多律法保护女子的安全。

但是女子行商的还是稀少,当街的店铺,没有几个女子做掌柜,像枝枝这样生意做的如此之大的,更是凤毛麟角。

当初她刚有了念头,家里人只当她是想消遣,所以徐夫人送了她一间铺面。如今,不仅扬州,其他地方也都有了分行,都是枝枝自己经营出来的牌面。

虽说其中不乏徐家的便利,但是枝枝每年都会拿出账面的一成孝敬徐老太太。

刚开始徐老太太不肯收,但是后面在枝枝一而再再而三的恳求下,便将这份子钱都积攒了下来,如今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这样厉害的经营,让徐老太爷都不得不称赞:“若是我外孙女生为男子,必为经商的奇才。”

但是枝枝却不觉得。

她只是想做些让自己喜欢,让自己开心的事情。这件事情为她带来了银钱,她便更开心了。

至少如今她有了生存能力,不依靠任何人,更没有任何人敢欺负她。

又在徐府吃了个团圆饭,枝枝便带着东西回了陈家。

如今父亲自己办了一个私塾,虽说地方不如她小时候那样大,但是里面也有不少学生。

靠近徐家就有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

陈父瞧见女儿进门,手中的书紧了紧,又忍住了去见女儿的念头,继续看着底下一群学生习字。

待陈父授课结束,直直的奔向了内院,瞧见枝枝,满脸严肃便再也撑不住,嘴角跃然慈父的笑意。

枝枝将为父亲准备的宣纸送了上去,眼睛眨了眨:“这是女儿托工匠用竹叶提取,做出来的宣纸。带着点浅浅的绿色,对您的眼睛好,写出来的字也别有一番意境,父亲瞧瞧可喜欢?”

“自然喜欢。”自己的女儿总是别出心裁,陈父瞧着这新奇的宣纸,还未使用,便已经爱不释手了。

看了一圈,没瞧见陈瑾,枝枝忍不住问道:“阿弟没有同父亲一起授课?”

陈父瞧了一眼枝枝,才道:“阿瑾随着你顾大哥一同去田里寻探人情了。”

枝枝轻轻“嗯”了一声,也看不出其他的心思,温声道:“以后弟弟也绝对是一个像顾大哥一样的,爱民如子的好官员。”

陈瑾考中乡试以后,也开始四处探查民情,不时也会出去远游,日后想入朝廷为官,辅助民生。

陈父自己立志不在朝堂,却不会去阻拦后辈的想法。他不善于此道,陈瑾虽然如他一般刚正不阿,但是比他在为人处世上多了一份圆滑,且懂得避其锋芒,未必不能立足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