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新的灵感来了(第3/6页)
乱步扫了一眼报纸上的大头条后,便把自己写的故事递给绫小路。
绫小路只字不提他做的事情,乱步也没有问,仿佛所有的故事与他们无关。他们从头到尾都只是相识后会约出来吃吃喝喝玩玩的朋友。
绫小路上次听完《审讯》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猜到了应该会和警察A有关。当时虽然说是根据推理小说十诫推断的,但是其实乱步在文中已经放了很多的伏笔。
故事最突出的矛盾点在于——犯人是不会对女孩子动手的,但是有一个尸体是遭到暴力殴打,所以最关键的就是唯独这个尸体出现了意外情况。
当时绫小路猜测的是警察A找到尸体的时候,发现尸体未死,所以对其施加暴力,导致其致死。前文已经大篇幅介绍警察A是正义感十足并且非常冲动,这让他在犯罪现场对犯人进行殴打,以及在审讯室里面亲自审讯犯人时埋下了伏笔。
如果当时驱使他暴揍犯人,以及亲自来到审讯室的原因,不是正义感的话,那很可能就是为了掩盖他的犯罪证据,以及伪造证据。
绫小路还没有开始看,便说道:“凶手被你换了?”
“不换了,麻烦。”
乱步理直气壮地说道。
绫小路不置可否,正打算看,乱步便说道:“你猜他的动机是什么?我回答是与不是。”
对绫小路来说,他的犯罪动机并没有什么好在意的,更重要的是他掩盖犯罪的手法。不过相较于其他犯罪小说来说,他的手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精细到天衣无缝,可是在当时那种情况来说,犯人就算叫嚣着自己并没有害死那个女孩,也没有人会信。
所以,除非有人发现了警察A的罪行,有人注意到案件的不协调处并进行了调查,否则,这个故事估计就是以警察A的完胜结尾。
绫小路看着乱步开始扯着粗点心的包装纸,一脸悠闲地等着自己发言,看来已经默认自己一定会配合乱步玩这个游戏。
“警察A和这个女孩子是不是有关系?比如说情仇或者是宿怨?”
“不是。”
“警察A在犯罪现场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个女孩子?”
“是。”
“之前确定是无冤无仇,那么警察A其实是潜在的犯罪者?”
“不是。”
“警察A在犯罪现场是不是做了什么需要让死者闭嘴的事情?”
“不是。”
为什么与死者无冤无仇,本身不是潜在的犯罪者,也没有做任何心虚见不得人的事情,一个正义感十足的警察会杀了死者?
绫小路想了一下,说道:“警察A是不是并没有发现自己无意中杀死了死者?事后才开始补救的?”
“不是。”
“警察A发现死者没死,所以刻意对她下手的?”
“是。”
绫小路仔细回想当初《审讯》的故事内容,死者身上是长了一群真菌,完全有可能是因为没有注意到她没有死,无意间导致她死亡。但是乱步已经说了“不是”,而是“有意”下手。
“那应该是,警察发现长满真菌的死者未死,被恐怖的面相吓到,激情杀人”
“不是。”
乱步见绫小路进入死胡同之后,反而笑得更加畅快起来。
绫小路并不喜欢乱步这种坏笑,细想了已知全部的故事内容和情节。警察A被反复提到是个正义又独断横行的人。若不是激情杀人的话——
绫小路说道:“警察A是个自诩正义,为民除害的人。在遇到死者未死的情况下,他第一反应是松了一口气,因为他至少救了一个人。但他很快又起了杀心。不,也许不是杀心。警察A起的是“拯救的心”。他认为死者现在活下来反而是一种对自己痛苦的折磨,于是干脆替她做了决定,把她打死。而在犯罪现场就对犯人进行殴打,破坏犯罪现场只是其中一个目的,当时的警察A确实愤怒至极。”
“对的。”
江户川乱步对绫小路猜出答案毫不意外。如果有看文章的话,里面细节会更多,但是绫小路根据几个问题就猜到动机也很厉害了。
“警察A根本就不是救世主,他只是在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别人的生死。如果他真的怜惜那个女孩子的话,他不会选择殴打,而是掐死之类更温和的手段。对他来说,除暴安民是他体现自己力量的表现,他沉浸于自己的力量和权力,并没有真的在为受害者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