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2/5页)

至于人多了会不会肉不够吃,那是不可能的。

队伍越强实力越强,比赛的成绩好,广告多,代言多,中心的待遇也会提高,而且会有更好的设施,更好的教练,更好的体能团队等等一切。

更何况,愿意来的都不傻,一是看中了赵长缨的缨之队,想要提高成绩。二是看中了南河现在只有赵长缨一个顶级运动员,没有一流运动员作为中流砥柱,同样的水平在别的省市拿不到这样的资源,可在南河可以。他们不会吃亏。

刘涛和韩玉芳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但赵长缨忙得很,她又怕赵长缨没时间不愿意,所以没提出来。

没想到赵长缨居然自己提出来了。

怎么可能不感动呢。

要知道,南河给赵长缨的无非就是当初赵长缨在密省被针对,一直努力邀约她来南河而已。只是赵长缨付出过多,给她名正言顺一个教练头衔而已。

只是一份诚意。

但赵长缨给南河的有多少?她带着南河一路过关斩将,狂风暴雨中拿到了锦标赛团体冠军,受了伤的情况下,带着新队员拿到了团体轮赛的第一名。

这些名誉是赵长缨的,可也是南河的啊。

现在,她又在为南河日后壮大操心。

韩玉芳忍不住说,“刘涛主任说不知道怎么谢你,我也不知道。”

赵长缨才不在意呢,她和南河之间不言谢。南河给予她最大信任最多宽容,这是她的回报。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是她的为人处世方法,这不也是华国人的传统吗?

她接着说,“缨之队规模我不需要很大,除我之外四个人就可以,也就是说还有一个名额,南河的事儿你们自己定。”

“至于训练的事儿,我想了想,平时训练就放在京城吧,毕竟离得远了我算什么指导教练。场地和费用我来出就可以了。”

经过代言后,赵长缨目前手里不少钱,京城的房子没户口买不了,她暂时别的投资还不想做,不如专心培养缨之队。

其实她想要的不仅是缨之队。

对于射箭她有很深的感情,也有很多的想法,譬如有自己的俱乐部,譬如组织自己的传统弓队伍,譬如让更多的孩子可以练习射箭,而不是囿于家庭不能射箭。

她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她有穿回大夏朝十年的经历,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在山村长大,她也是个射箭的好苗子。

她有这样的经历,站在这样的位置,她能做的事情有很多,这个时机,一切都可以开始了。

所以她和龙战前一阵子就商量在京城开一家射箭俱乐部,缨之队过去,也不会缺乏练习的场地和宿舍。

赵长缨就把这事儿解释了一下。

韩玉芳就明白了,“你有想法就好,费用中心再开会研究一下,不用你担着,我们大概会在年前有一个集训,会尽快发布消息。”

赵长缨觉得都可以商量,就应了。

赵长缨在医院休息了一晚上后,第二天才回的运动村,倒是南河射运中心关于新集训的通告已经发出来了。

所以赵长缨回了宿舍就发现,自己宿舍太热闹了。

这会儿不少人坐在屋子里正拉着薛琴琴聊天呢,薛琴琴一脸的无奈,不过她脾气好,只能陪聊。

赵长缨一进来,大家就都看她了。

赵长缨就知道这是奔她来的,问了句:“怎么了?开会吗?琴琴你不训练?”

薛琴琴才终于脱身,连忙站起来说了句对不起,扭头拿着弓就跑了。

然后就剩下了赵长缨,大家连忙给她让了座,赵长缨也没客气,她肚子还疼呢,坐下就开门见山问了句,“找我有事吗?”

结果一说才知道,都是一件事,来打听南河全国范围招人的事儿了。

能代表队里打全运会了,显然这群人混的不差,自然不为自己问,“我妹妹跟我一样练习射箭,今年12岁了,成绩非常好,在省内比赛拿了好几次第一。”

“我侄女也是练习射箭的,今年14了,进过省运会二十强。”

“我表妹今年15了,也进过省运会二十强。”

她们都一个想法,想要打听好,提前占地方,赵长缨没想到缨之队都热到了她这里,要知道,当时组建的时候别人都说是工具人队伍呢。

不过她只能告诉他们,“按着南河队的选拔标准来,说道做到,没说过的,我也不能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