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播州之变……称王前夕(第3/5页)
除此之外,苗汉百姓还要无偿服劳役。就连身家性命,也在杨氏掌握之中,任意处置。
无奴隶之名,有奴隶之实。
播州之主母子被杀,杨氏族人只能临时推出族老杨成宪暂时监摄播州大权,迅速稳定突然动荡的播州局势,一边商议推选新的播州之主。
可问题是,杨邦宪只有两个儿子,长子杨汉明,也是曾经的世子,本来最有资格继承播州宣慰使的位子。可杨汉明离开播州好几年了,下落不明,生死不知。
剩下能立的,只能是杨邦宪的几个侄子了。
正在这时,播州民间传言大起,说只有大公子有资格继位。大公子虽然不知道在哪,可说不定听到消息会赶回播州。
大公子既然有可能回来,那这么仓促就立杨邦宪的侄子,就不太合适了。
这些言论,由不得杨氏族人不重视。
于是杨氏族人就宣布,一月之内大公子还不回,就只能在杨邦宪的一个侄子中挑选一位,继承播国公的位置。
……
又是一个迷离的夜晚,娄山关下一个山寨吊脚楼中,杨汉明正呆呆枯坐油灯下,目中露出难以掩饰的伤感。
宗昼,乔布,陈羽等人正坐在对面,也都默然无语。
忽然,乔布站起来,对杨汉明深深长揖道:“县马,下令射杀杨汉英,是属下的主意。不是属下敢自作主张,而是倘若县马之弟不死,隐患太大,不利于县马掌握播州大权啊。不过,杨汉英终究是县马之弟。属下杀了他,还请县马责罚。”
乔布本来答应不杀杨汉英的,可只是口头答应,他不可能因为杨汉明心软,就放杨汉英一条生路。
那太危险了。
杨汉明幽幽一叹,“此事并不怪你。吾弟之死,只能怪他命数了。说起来,吾与汉英虽是兄弟,却并无兄弟之情。”
杨汉英当年在田氏唆使下,一直和他争夺世子之位,虽然小小年纪,却没少背后暗算自己,两人当真没有兄弟情分。
但杨汉英毕竟是他唯一的兄弟,血浓于水。这个唯一的弟弟被杀,他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罢了。乔布,此事你也不必挂在心上,都是为了大事,为了大唐。这其中轻重,吾还是分的清。”杨汉明苦笑着说道。
就算责怪乔布又如何呢?人已经死了。何况乔布做的其实并没有错。
“谢县马宽恕!属下惭愧……”
乔布再次行礼道。
他说惭愧,至于心里到底是不是惭愧,就不得而知了。
杨汉明不再想杨汉英的事,振作精神说道:“舆论起来了,日子也差不多了。按照计划办吧。”
“诺!”众人都露出笑容。
县马,终于可以露面了!
几人正要商量,忽然楼梯上响起“叮叮叮……”的银铃之声,紧接着一个女子略显生涩的汉话传来:“郎君,离离可以进来么?”
银铃声悦耳,女子的声音更悦耳。
杨汉明知道是寨主头人的女儿离离,她应该是来送夜宵的。
“进来吧。”杨汉明说道。
门帘一开,一个戴着银饰的女子,就小猫一样从夜色中走入阁楼,她光着雪白的霜足,身上银铃轻响,眉眼弯弯,笑容犹如月光。
“郎君。”离离带着青草的气息进来,很恭敬的行了个礼,半蹲下来,“郎君想也饿了。这是糯米酒,这是糍粑……”
她放下食盒,取出一盘盘食物,“还有油炸竹虫。”油炸竹虫可是苗家招待贵客的佳肴。
杨汉明笑道:“替我谢过你阿爸。”
离离含笑退出,再次融入夜色中,留下一阵清脆的银铃声。
这个寨子的头人,是杨汉明当年的一个故人,很是可靠。杨汉明这段时间就藏在这里。
而且就连宗昼都能看出来,本寨头人想把女儿离离送给县马。但很显然,县马并无此心。
乔布夹起一个油炸竹虫放进嘴里,“嗯,想不到这油炸虫子竟也这般美味,硬是要得。”
众人秋夜饮酒,谈笑间就决定了播州大事。
九月初四,就在田氏母子被杀后第九天,一个惊人的消息就传出来。
“惊闻噩耗”的大公子杨汉明,已经匆匆从外地“赶回”播州。
奔丧来了!
这个消息立刻惊动了杨氏族人,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当然,欢喜的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