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忠武神宫……元军大败(第3/5页)
接着,他们依次下拜,对着两尊神像连叩三次头。这第四个仪式叫“再三稽首”。
然后他们端坐在蒲团上,双手拄着唐刀,面对神像,闭上眼睛冥想祈祷,约莫半盏茶的时间,再睁开眼睛。这第五个仪式,叫“祷神涤心”。
其实就是自我反省,暗中祷告神灵的仪式。
接下来,他们再次三稽首,然后平举唐刀,抽出一半刀身,刀身一面对着神像,一面映照自己的脸。然后,猛然“锵”的一声还刀入鞘,干脆利落的站起。这是第六个仪式,叫“刀鉴心迹”。
他们完成了“刀鉴心迹”,就双手捧刀,缓缓退出大殿,然后转身,再将唐刀重新挎到腰间。
难道,六个仪式就完了么?
当然没有。
接下来,他们来到忠武神殿之后的“武魂殿”。武魂殿中燃烧着鲸油长明灯,也有一个新上任的道官坐镇。
武魂殿中,供奉着李洛建军以来,在剿杀生番,灭海盗韩恭,征讨日国之战中战死的数百名海东将士的灵位。一面唐军战旗图案,绘在墙壁上。
每一个灵牌上,都写着战死将士的姓名,籍贯,族属,军职。
大殿中的柱子上,有一副对联:
“精忠报国英烈在,诛魔卫道战魂存。”
没错,华夏武士德律中说,华夏的敌人是魔,贼寇恶人是魔,自己内心的贪婪,胆怯,无耻,愚昧,不忠不义同样是魔。
武士的卫道,不光要诛杀国家百姓之敌这样的魔,也要诛杀自己内心的魔。从而内外兼修,成就真正的武士之道。
香烟缭绕中,进来的这群武士军官面对着灵位,摘下头盔,低头致哀一会儿。这是第七个仪式:默哀祭灵。
然后他们转身离开,在跨出大殿门槛后,再转过身来,对着殿内鞠躬行礼,喊道:“黄泉相见!”
这是他们进入忠武神殿后,第一次允许说话的时候,而且也只能说“黄泉相见”四个字。
这是第八个仪式,叫“相约九泉”。
他们说完黄泉再见,这才来到东边的演武场,拿起弓,依次用不同颜色的忠箭,勇箭,智箭,义箭,信箭,分别射击不同颜色的五个靶人。五个靶人的名子,分别叫不忠,懦弱,愚昧,不义,无信。
靶子在十丈之外,一轮五箭全部射中,这个仪式才结束。
这就是第九个仪式,叫“道箭诛魔”。忠勇智信义,就是五道。而不忠,懦弱,愚昧,不义,无信,就是五个心魔,必须要诛杀。
“道箭诛魔”的仪式结束,才能在管理道箭的道官那里登记,在祭祀记录上留下姓名,军职,所属部队,祭祀日期。然后,领取一道“平安符”。
这九个仪式,就是目前唐国武士祭祀武庙的规范流程。如今才刚开始流行。
九个仪式中,除了第八个仪式“相约九泉”必须要说出“黄泉相见”四个字之外,其他八个程序,统统不能说话,一律保持沉默。
文官和百姓也可来忠武神宫祭祀,但是只有四个仪式,另外五个仪式不用举行。
凡是来忠武神宫祭祀的,都是信士。
这群武士刚出了忠武神宫,门口就又来了一群武士。
自从忠武神宫修好启用,这几天军中的武士们络绎不绝来祭祀。至于祭祀的流传仪式,当然早就通过下发的《华夏武士道格》学习熟悉过。
按照规定,武士应该每月来武庙祭祀武圣关岳以及英烈。无故三月不来的,革去武士功名。武士身份一旦失去,军职官职也会失去。
按照华夏武士道德典范,倘若武士无故对百姓见死不救,袖手旁观,就是懦弱和不义,乃是失德行为。轻则记过反省,重则革去功名。
当然,华夏武士的待遇地位,也凌驾于百姓之上。
“刘卫泰,如今你已经升为团副,该请我们喝酒吧?”祭祀完的武士,刚离开忠武神宫,就有人要刚刚升职为团副的刘卫泰请客。
刘卫泰原名刘三九,是李洛救了他,又收他为学生。刘卫泰毕业后就当了队正,参加过征日之战,回海东后又升为联副,如今终于升为团副。
李洛总共只培训了两百个军官生,如今全部是联级和联级以上军官。
刘卫泰笑道:“好好好,请客就请客。等这次休沐,咱就到太上神宫附近的酒楼请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