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文氏归唐……中秋宴会(第3/5页)

李洛郑重的,有力的点点头,“尚书全本,就在里面。”

接着,李洛从一大串钥匙中,找出一把刻着“书经”的钥匙,小心翼翼的打开。

石格一打开,里面首先看到一个牛皮袋,打开牛皮袋,赫然是一个个竹筒。每个竹筒上标着数字。

李洛拿起标着一的一个竹筒,拧开盖子,轻轻拿出一卷竹简,微笑着双手捧起递给文天祥。

文天祥双手接过,小心翼翼的打开这古朴的简书,慢慢的,他脸上就露出惊喜若狂的神情。

“是真的!是尚书!是古文尚书!君上,这应该是真正的书经,不是伪作,不是伪作啊!”文天祥脸上都是泪,却一脸狂喜之态,再无丝毫大家风范,就连对李洛的称呼,也不知不觉的从君侯变成君上。

文天祥是当世大儒,海内文宗。而宋明时代的硕儒,没有不研究金石古文字的。没有金石功底,就不是真正的大儒。所以,古简上面的字,文天祥大半能够解读。

当其他石格被一一打开,文天祥更是激动的难以自抑。

“《虞夏书》!竟然真有此书!”

“《梼杌》!楚国八百年春秋,尽在其中矣!”

“《黄帝外经》,不料真有此书!”

……

“想不到,华夏之源,大半尽在这间小小石阁!”文天祥小心翼翼的卷好《鲁班书》,“敢问君上,这些无价之宝,从何处得来?”

李洛把得到简书的过程大概说了一遍,文天祥听了感慨无比,连声道:“天意!天意!天意啊!想不到,华夏大统,天道气运,竟在君上之身!”

李洛很是得意,可不是天意么?这些珍贵的简书,因为伊势神宫几次失火,日国后来同样没能保存下来,造成不可逆的文明损失。现在被李洛拿回来,又临摹了副本,就可以重新面世,传承千秋了。

忽然文天祥整理了一下衣装,郑重下拜道:“臣文天祥,见过君上!”

本来他还想用三天功夫好好了解一下唐国,在决定是否投效。但看了这些简书,已经没有必要多此一举了。

“文山先生快快请起!”李洛很高兴的止住文天祥参拜,“寡人得先生,乃汉高得萧何,昭烈得武侯也!”

文天祥郑重道:“臣安敢比拟萧何武侯!只愿为君上绵尽犬马之劳,鞠躬尽瘁,恢复中原!”

李洛大笑道:“好好好!都说文山先生只忠赵宋,却不想如此深明大义,雅量高致,先生归唐,寡人无忧也!”

文天祥也难得的说了一句好话:“臣观君上,有太宗之风,真肖祖乎!”

两人客套几句,文天祥就问道一个关心的问题,“君上,这些古简,可临摹了副本?”

李洛点头:“先生放心,副本已经临摹完成,但并未刊印。”

文天祥道:“君上明见,眼下实在不便流传。但臣建议,先刊印万份,存储备用。一旦兵发中原,就以我唐名义颁发天下,流传士林。则天下士人,莫不归心亦。”

“先生此言,寡人深以为然。那就依先生之见,先刊印万份备用。”李洛觉得文天祥说的很有道理,当即答应。

两人离开石经阁,回到花厅,崔秀宁就传言酒宴歌舞以备,请李洛下令开宴。

“开宴!”

一声令下,平时作为朝堂的大殿,立刻当成了临时的宫宴之所。没办法,唐国小国初创,李洛并没有大兴土木的修建自己的宫殿。

一张张酒案搬到朝堂大殿,酒菜流水般送上来,却都是海鲜为主。

随着文武官员前来参加宴会,大殿中顿时喜气洋洋,乐师舞姬也鱼贯而入,黄钟大吕也奏响了。

这些乐器,全部是李洛从日国皇宫抢来的。就连乐师舞姬,也全是日人。

这批来自平安京的乐师舞姬,几乎完整传承了盛唐时代唐宫雅乐、燕乐、清乐等八部中的五部。

此时的日国,受隋唐影响极大,很多东西几乎是直接拿过来用。日国直到战国时期,才发展出自己的文化,渐渐摒弃了唐朝旧制。

也就是说,现在的日国和战国时期的日国,文化上差异很大。如果说此时的日国算是盗版的小唐朝,那后世就是真正的日国了。

八部唐乐,如今中原已经失传。整个东亚,只有日国保存的最完整,其次才是高丽。李洛攻下京都后,这些乐师舞姬大半被俘虏带回海东,为李洛恢复唐乐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