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慈不掌兵(第2/3页)
“杀光明军前锋!”孛来罕狂呼。
一千八百蒙古骑兵,猛然间士气高涨,他们以为明军在遁逃,一个个加速追击,渐渐把阵型都扯散了。
一追一逃,便是十里,前方为三角岔道。
“散!”
在王渊的指挥下,旗令兵挥舞令旗,一千京骑立即散开,呈扇形分布在三岔口地带。
如此做法,阵型松散。
只儿挨大笑:“这个明军前锋大将,根本就不懂马战。勇士们,别管两边,只冲正面,冲溃他们!”
一千八百蒙古骑兵,准备借着马速射出一箭。可他们还没举弓,正面之敌又跑了,直接遁入一条岔道山谷中。这种玩法,只有精锐骑兵能做到,掐着蒙古弓箭射程提前开溜。
至于两边的明军,被山壁挡住,蒙古骑兵根本无法瞄准。
火勺儿惊呼:“父亲,当心有埋伏!”
只儿挨顿时警醒,连忙吹号收兵。可加速冲锋之下,一时间难以收住,等所有骑兵都停下来,已经快接近谷口处了。
王渊本来想利用三岔口地形,分散自己的部队,等敌军冲出山谷的瞬间,呈扇形对这些蒙古骑兵进行三面火枪齐射。谁曾想,敌人居然不上当,硬生生在即将出谷的时候停住了。
“呜呜呜!”
王渊让司号手吹号集结,趁着谷中敌人阵型混乱,抓住时机发动反冲锋。
这号声响起,顿时把只儿挨吓坏了,大喊道:“敌人在谷外有伏兵,快撤!”
纯属误会,这家伙自行脑补,以为王渊埋伏了大军在谷外。
一千八百蒙古骑兵,就这样调头逃窜,而王渊领着一千京骑在后面狂追。
追出数里,王渊勒令停止。他的部队狂奔数十里,人马俱疲,不能一直任性下去,必须停下来恢复体力,士卒需要吃东西,马儿也需要喂盐水。
“父亲,明军停下了。”火勺儿说。
只儿挨勒令部队缓慢马速,笑着说道:“明军都是懦夫,他们仗着在谷外埋伏大军,才敢冲过来引诱咱们。现在远离了大军,哪还敢跟咱们硬碰硬?”
火勺儿问:“那现在怎么打?”
只儿挨说:“不打,一打他们就逃,何必浪费马力?护着族人加速赶路就是。”
王渊给马儿喂着豆子和盐水,目送这些蒙古骑兵离开。一直休息三十分钟,王渊才翻身上马:“追敌!”
没有全速追击,始终节省马力,但总比蒙古部族拖家带口更快。
再次追上敌军,已经接近傍晚,而那里的地形更开阔,能够容纳上万大军展开阵型打仗,并且有另一个朵颜卫部族在此驻牧。
部族之间互相沟通,蒙古骑兵再次增员,加起来大概二千五百骑。
只儿挨顿时放松下来,他们的兵力,已经远远超过明军“前锋部队”。只需夜里小心,防止敌人夜袭,其余时候根本不怕打仗。
四个蒙古部族,为了防备明军突袭,开始动员族人搬石抬木,想在大路中央设置拒马障碍物。而且那些蒙古骑兵,还仗着人多挡在前面,生怕明军冲击正在设置拒马的族人。
王渊没有等待夜袭,而是趁机冲锋。
“上马!”
蒙古骑兵吓了一跳,见到明军冲来,纷纷跨上马背,也朝着明军冲去。
王渊带队冲到一半,突然减速停止,下马举起火铳进行瞄准。
马弓比步弓的射程近很多,蒙古骑射有效距离为50米左右,但至少得25米才能变得精准。而燧发枪的有效射程是八十米,精确射程为50米,实战时会把敌人放到50米以内。
“轰!”
蒙古骑兵刚刚举弓,大明骑兵就是一轮射击,顿时打翻冲在前方的十余骑。
“轰!”
第二排齐射,打翻四十余骑。
“轰!”
第三轮齐射,直接打翻百余骑。
第一轮射击的三百骑兵,在放铳之后立即上马,等友军第三轮齐射结束,便挥舞着马刀冲上去。
二千五百蒙古骑兵,哪遇到过这种战法?
虽然他们只有不到两百伤亡,但阵型已经局部混乱。有些胆小的受到惊吓,下意识就开始收束马速,连锁反应之下阵型混乱不堪,而且整体冲锋速度已经降下来。
大部分蒙古骑兵,都在胡乱射箭。而冲上去的三百京骑,见面就是一轮手弩问候,这玩意儿的射程跟马弓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