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失声(第3/7页)
今天来见汤于权,也确实是因为他很上心,求教来了,要不然,他又何必呢?
“等你吃透了再说吧,你这样的半吊子,说小了,误人误己,说大了,草菅人命。”汤于权声音冷冽。
“老师……”
同小波瘫坐在了沙发上,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院子里,郭文渊缓缓道:“中医对个人的要求很高,这就造成个体差异很大,而现在的医疗体系都是按照西医的方式来的,因而现在各大医院的一些医师职称对中医人来讲,其实并不客观……”
“有一些副主任主任医师,名不副实的多不胜数,这就造成了患者不知道怎么去衡量中医,那位中医大夫水平高,那位中医大夫沽名钓誉,滥竽充数。”
“患者本是满腔热血而去,结果遇到半吊子的中医大夫,深受其害,伤心不说,或许从此之后还要恨上中医。”
孙秋白插嘴道:“郭老说的不错,中医想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准确的衡量中医人的水准,让患者对医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有些中医人,名气大,可就像是网上盛传的一些国术高手一样,什么宗师,什么大师,名头响亮,上了台被人一拳打倒,简直让人无语。”
郭文渊点头道:“小寒刚才说的不错,路要一步一步走,现阶段,中医人一定不能好高骛远,先要做好自己,脚踏实地,才能弘扬中医,中医不是口头上说的,而是要做出来的。”
孙秋白道:“方学弟的想法不错,而且江中院也有底子,可以先行,如果江中院做出了成绩,我们丰州省可以紧随其后。”
“谢谢学长。”方寒道了声谢。
“方学弟的想法很好,而且不好高骛远,这一点很好。”
孙秋白现在对方寒是越发的欣赏了。
方寒的水平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为人。
方寒今年才二十六岁,毕业还不到两年,论水平,论名气,已经不比一些副高差了,年纪轻轻,能有方寒这样的成就,换了其他人,尾巴可能早就翘上天了。
或许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觉得自己就是中医的救世主。
可孙秋白并没有在方寒身上看到傲气,反而看到的是踏实,是谦逊。
哪怕是刚才方寒的一些想法,原本也是没打算在他面前说的,只是打算和郭文渊私下探讨,这一点就不是大多数人做的到的。
别的人不说,就说关宝成。
关宝成水平是有,可能有这么大的名气,早年间也是吹出来的。
“小孙你也不错。”
郭文渊笑着道:“我可是听说了,你到了丰州之后,推行的一些政策非常不错。”
孙秋白是冯开阳的学生,目前又是丰州省保健局局长,卫生厅副厅长,在丰州省卫生部门权利很大,推出的一些政策非常好,方寒也有所耳闻。
“郭老您谬赞了。”
孙秋白笑着道:“我一直认为,中医不应该和西医去比较,去竞争,去计较西医人数有多少,中医人数有多少,西医医院有多少,中医医院有多少,没有意义。”
“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医疗体系,如果用军队来举例子,中医应该走精兵路线,正如郭老您刚才所说,中医人个人要求高,个体差异大,因而我们就要面对现实走精兵路线,要是能多出几位您和老师这样的国手大家,那才是中医之幸。”
“精兵路线?”
方寒眼睛一亮:“孙学长您的想法和我刚才说的异曲同工啊。”
“正是。”
孙秋白笑着道:“方学弟你刚才说,医疗小组配备一位中医,西医为主,中医专精,岂不正是精兵路线?”
方寒一愣,孙秋白的这个说法倒是和一些玄幻小说中的法师和战士的概念差不多。
战士易培养,以人数占优,法师要求高,数量稀少,可只要定位合适,却能发挥出比战士更大的作用。
当然,现实中中医和西医不能完全对比,可差不多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就拿西医外科来说,一台肝脏手术,至少需要三四位外科医生合作,好几位护士帮忙,一个医疗小组,三四个小时全力以赴。
可倘若这位患者可以用中医治好,一位郭文渊这样的国医圣手,效率绝对要比好几个医疗小组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