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炸|药(第2/3页)

除了读书人,底层民众的统战工作也不能放弃。萧彧派出了大量的说书人与货郎,他们的足迹遍布了北方各地,跟底层的百姓宣传着南边的消息。

就连田间地头的农民都知道了:南边已经有了高产的杂交稻,每亩地能多收几十上百斤稻谷;南边的百姓都免费接种了防治天花的疫苗,接种这个疫苗之后,一辈子都不会再得天花;南边还取消了人头税,田赋也减了;南边还兴修了好多学塾,穷人家的孩子都能免费上学。

这些都让北边的底层百姓无不羡慕,什么时候这种好事能够轮到他们啊。南边的皇帝早点打过来吧,将他们现在这个喜怒无常只知道加税征兵的皇帝赶下台。

萧彧知道,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传播在为他们将来统一全国打基础,待日后攻打萧祎时,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普通百姓的支持。

这些报纸和说书人不仅在安国境内传播,同样也传到了东戎与西戎境内。

比起在安国境内传播这些需要遮遮掩掩,在东西戎则可以明目张胆地传播,毕竟远在天边的萧彧朝廷对东西戎来说是遥远的,东西戎的统治者并未将萧彧当成敌人,也就没必要防备。

东西戎的统治者虽然在努力汉化,显然并未意识到思想阵地的重要性。

萧彧从现在便开始播种耕耘,待到时机成熟,起兵驱逐胡人时,就能得到东西戎两地汉人的支持。

这是萧彧从教员哪儿学来的一点皮毛,他的组织性不如教员,但从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他还是知道的,也可以利用一些。

这日傍晚,萧彧从东城新区监工回来,马车进了城,摇摇晃晃回府。

从卷着的窗帘可以看到城内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一群孩子正在玩摸瞎子的游戏;两个孩子正和一位母亲拉扯,想是要继续玩,却被母亲要逮回家;几名书生打扮的人正在一家茶馆门口道别……

萧彧满意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如若天下都能如此,那该多好。

突然,只听见“砰”一声巨响,将原本安安静静走路的马儿都吓得嘶鸣了起来。赖峰连忙勒住马缰绳,以免乱跑。

萧彧连忙问:“发生什么事了?”

吉海说:“陛下,声响似乎是从六部衙门那边传来的。”

萧彧连忙说:“赶紧去看看。”

待他们赶到六部时,发现里面已经着火了,不少人正在手忙脚乱地灭火。

萧彧命身边的护卫赶紧去救火,自己也从车上下来,进了院子,只见一个满脸漆黑衣衫褴褛的人激动地朝失火的屋子里冲,嘴里嚷嚷着:“我的宝贝,我的收藏!”

若不是被人拦着,他只怕已经冲进去了。

萧彧问:“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有人受伤吗?”

此刻已是傍晚,六部的官员们早都下衙回家了,只有一些差役在,这拉人的就是在这里看门的差役,他不认识萧彧,说:“是梁主事炼丹炸炉了。”

那个满脸漆黑的人嚷嚷:“我没有炼丹,我那是做试验!陛、陛下!?”

官差吓一跳,原来这面若冠玉的郎君就是陛下,他赶紧跪下来:“小人见过陛下!”

“起来吧。”萧彧都没认出来这个癫狂的人就是那个叫梁德昌的道士,“梁主事,你没受伤吧?”

梁德昌赶紧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这才发现衣服都烧穿了好几个洞,好在裤子还是完好的,身上还有几处烫伤:“回陛下,臣无大碍。”

萧彧已经看到了他的烧伤:“赶紧去看大夫。”

梁德昌却急得想哭:“不行,我东西都在里边呢。我好不容易才找来的,别都给我烧光了,我得去看看。”

好在火势很快就被控制了下来,梁德昌赶紧跑进屋去,发现这一炸,他的好多东西都炸没了,急得他眼泪都淌下来了。

萧彧也跟着进去了,屋里有一半被烧得黢黑,另一半没烧到的地方则摆满了架子,架子上放满了瓶瓶罐罐,有一些掉在地上,摔碎的罐子里装的东西东西五颜六色的,估计都是梁德昌收集的矿物质。

萧彧对跪在地上检查物品的梁德昌说:“梁主事,人没有大碍就已经是万幸了,赶紧去看大夫。要不跟我回府,让思归给你瞧瞧。”

梁德昌想将掉落的东西都收起来,却发现没有东西可装,很多东西都炸没了,只得作罢,抬手擦干眼泪:“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