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第3/5页)

“女人家还是有个主心骨的好。”慈禧唤她近前,语重心长地说,“我大清是满人江山,你们汉人的那些虚礼,我本不愿过问。但文大人跟我说了你的身世,你是从小儿望门寡,身子清白,过去的夫家又是满门获罪,虽然与你无关,毕竟是个污点。你要是想重新择婿,也不为过。最好生个儿子,好好培养,继承你打拼出来的家业,日后也有个依靠。知道吗?”

林玉婵听得一愣一愣,哭笑不得。

母仪天下的太后,原来跟普通乡邻大姐一样,都喜欢保媒拉纤……

但她也不敢敷衍对待。这是当朝太后亲手赐给她的人生鸡汤,再馊也得捏着鼻子喝。

她还没想好怎么答,忽然啪啪几声响,有人在围墙外面拍手。

裕盛抬起头,眼中精光一盛,打断了这些无聊的唠家常。

“太后,容奴才冒昧说两句,”他挺直腰板,冷冷道,“昨日奴才听闻太后要召见一个做买卖的民妇,奴才就觉得事有蹊跷。一个女流,能有多大能耐,居然能得您青睐,一举登天,莫不是有人推波助澜……因此奴才暗地差人查访,发现这寡妇居然里通外国,勾结朝中大员,私下做出卖国家之事……”

他这话一出,如同晴天霹雳。慈禧、文祥、还有后头的宫女太监,脸色齐齐一变。

林玉婵更是觉得自己在做梦,脱口驳倒:“裕大人讲话要有证据!认识几个洋人不是罪吧?你敢说你一辈子没跟洋人交流过一句?……”

“我这辈子,还真没跟红毛外夷说过一句话。”裕盛冷笑,转头朝外说,“开门。”

暖阁门推开,露出外面被烧毁的几根巨大残柱。

一个仆人模样的男子跪在外面,手里拖着个木盘。

安总管连忙小跑过去,从木盘里拿出一个锦袋,解开口,抽出几张纸,举过头顶,递给慈禧。

暖阁门缓缓关上,一室富贵,金碧生辉。

慈禧将那纸张扫了一眼,嘴角向下一撇,脸上阴云密布。

“拿下!”

林玉婵被几个健壮宫女按住,没工夫细想,尖叫:“冤枉!”

那纸被慈禧丢在地上,几行字迹明明白白:

“信收到。银庄贴票年底奉送。遵嘱付来人纹银贰佰两。”

纸上印着龙旗水波托着的J和M两字母。是在租界里到处招摇的、怡和洋行的徽章。

-------------

仿佛一千副锣鼓在耳边嗡嗡响,林玉婵只觉得后脑阵阵发麻。旁边人说的什么她压根没听见,只觉得那一个个刺耳的音节像刀子,在她太阳穴剜出口子,把里头的逻辑理智放得精光。

上一次懵得这么彻底,好像还是发现自己有个要卖了自己的烟鬼爹。

太荒谬了……

“太后明鉴,”裕盛带着胜利的微笑,宣布,“这是奴才今早派人,去这民妇下榻的礼拜堂旅舍找出来的。此外在她的衣箱里,还藏着二百两纹银……”

在那一刻,他神态狰狞,像个咬住猎物的豹子。

慈禧低声道:“竟然敢闯洋人的礼拜堂……”

裕盛忙跪下,解释:“奴才是为大清江山着想,不能任由蛀虫和奸贼掏空了祖宗的家业。太后您放心,那些洋教士知晓奴才派去之人的来意,并不敢拦阻,也没有表示抗议。”

慈禧点点头,道:“文祥,你来看看。”

文祥早就候在旁边,捡起纸条过了一遍,面如死灰,扑通跪下。

那纸条的意思很明显。文祥借经手洋务的便利,和外国洋行勾结,通过这个中间商小寡妇,贩卖大清利益。

作为回报,洋行帮他在账户里存了银子。这二百两就是中间人的酬劳。

“奴才没有……”

“这是栽赃!”林玉婵上气不接下气地喊,“洋行的信纸费点手段就能搞到!裕大人,您说你派人去过我的宿处,他能不能说出来里面是如何布置的?洗手盆在哪里,衣箱在哪里,墙上的值日表贴在哪个方向……您是知事明理的贵人,莫要让小人蒙蔽……”

挣扎得并不漂亮。事到如今也没时间思考什么巧舌如簧的辩解。她觉得一身聪明劲儿全用在刚才给蛋糕力挽狂澜上了,此时脑海中接近空白,一种前所未有的空洞感席卷全身。

慈禧转头看她,眼中没了方才的欣赏和喜爱,变成了冷冰冰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