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第3/5页)
所以除了林玉婵感慨两句“怎么这都有人偷”,其余众人倒是很看得开,笑道:“没关系。太贵重东西他肯定不会寄。至于游记,容先生寄信前肯定会留底稿的。”
只好读他从美国寄来的那一封,推测出他这几个月的行迹。
看起来,容闳在马赛买买买之后,便乘火车赴巴黎。貌似由于行李被误送上另一班车,他不得不在巴黎住下等待,期间来了个巴黎十日自助游。
旅费照旧是大清政府报销啦。
即便对容闳这样走遍多国的世界公民,遍览浪漫之都的繁盛也让他大开眼界。显然,这趟旅程玩得他乐不思蜀,照相照了几大胶卷,没时间一一冲印,只能先带在身上。
还好没寄回来。
至于在巴黎游玩的笔记素描,什么大教堂、咖啡馆、公园、沙龙、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欧洲巡回音乐会……由于不幸丢失,只能由各位没出过国的土包子脑补。
……
然后,容闳恋恋不舍地离开巴黎,从法国加莱乘船过英吉利海峡,自英国多尔维乘火车至伦敦,开始干正事。
他要为大清订购“制器之器”的机械。欧陆诸国大多语言不通,容易被骗,于是主要寄希望于英国和美国。
容闳在伦敦附近盘桓一个月,考察了不少机器厂,忙得没时间写信。虽收获颇丰,但并不满意。
“本以为,大清国民之逆来顺受、麻木不仁,是造成国家落后之主因,我们应甩脱这种软弱国民性,才能富强。”容闳到了美国,总算有大量空闲时间,于是开始写小论文,“却不知过犹不及,过分强硬铿锵的国民性格,也无益于社会进步。余观英伦之各工厂,工人待遇虽低,尚能温饱,相比我大清国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他们仍不满足,遇有加薪、休息、安全保险等诉求,不愿与领导者谦恭商谈,据理力争,反而动辄组织罢工斗争,以致荒废生产,着实可惜。
“余在伦敦观摩工厂数日,半数时间都遇工人组织集会,生产停滞,无法详观机械制造之过程。虽然工厂主一再澄清,言称近日欧洲工人组织云集伦敦,意欲集会,因此导致混乱,并非日常之态。但我仍心怀顾虑,若将机器定制之事交予英伦工厂,未必能准时高效完成……”
红姑听完林玉婵的翻译,笑道:“原来外国一样有乱臣贼子,倒跟大清差不多。我还以为他们那里——怎么说来的,地上掉东西都没人捡哩!”
一个比较活泼的新员工小声回:“哪有那么好。洋人骨子里都是小偷强盗。”
常保罗摇头叹道:“这人呢,贪心不足。泰西诸国富足,听说那洋农夫、洋工人、甚至洋寡妇,都能天天吃上牛肉洋山芋,他们还搞什么斗争,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老赵拿出年龄权威,趁机敲打新员工:“虽然咱们商铺做洋货,但你们不许学洋人。要是敢懈怠,我可不看林姑娘面子,一样会开除的!”
说完,一脸正气地看着林玉婵,等她点头附和。
林玉婵在愣神,压根没注意大家说什么。
她把容闳的字迹额外看了一遍,忽然心潮澎湃,生出难以言表的悸动——
工人运动?
欧洲各国已经联合起来开展工人运动了?
仿佛一道失落的时间线,虚空中飘着,啪的一声,嵌合到她的世界里。
是了,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得欧洲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变……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暴露……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课本上的定义她能背一大段,但那都是纸上谈兵。唯有眼前那略带潦草的熟悉字迹,此时才切切实实地告诉她,外面的世界走得多快。
老赵第一次对新员工训话,没得到林老板回应,有点尴尬,咳嗽一声。
林玉婵忙回神:“呃,对,老赵说的对。不过虹口浦东那些剥削劳力的血汗工厂,是该有人反抗一下。咱们博雅不压榨工人。大家放心哈。如果有什么诉求,尽管跟我提。”
此时的大清国民,即便聪慧开明如容闳,也很难立刻意识到这些“乱臣贼子”的划时代意义。
容闳只是觉得整个欧洲的工业氛围都有点浮躁。工人们不任劳任怨干活,遇事不好好跟资本家谈判,尽组织暴力运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