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第4/5页)

林玉婵于是笑着磕完一个瓜子,钻出船舱,找稳重心,横跨到相邻的乌蓬船上。

马上被一双有力的手臂接了过去,隔空塞进船舱。过程干脆利落,河面上其他人只当自己眼花。

舱里的霸总已经扒了人五人六的皮,面无表情将她拥进怀里。

林玉婵任他抱着,低声笑斥:“不是上午刚见过吗?”

以前她忙起来时六亲不认,经常是忙完了才记得自己有个男朋友,独自惭愧一会儿,然后乖巧地自找上门,说我来陪你啦。

不知从何时起,她发现,一礼拜不见,真的会想念。

渐渐发展到,四五天不见,有点想;两三天不见,有点想……

她给自己四字评语:真没出息。

苏敏官指指船尾火灶上煨的饭菜,铺开碗筷,朝她一笑,表示邀请。

林玉婵夸张哀号:“我不吃!”

小少爷跟厨房不对付,这饭肯定不是他的手笔,多半出自义兴茶馆的大厨之手。而林玉婵隔三差五去义兴茶馆蹭饭吃,早就深有体会——那厨子跟盐有仇,做饭时放盐数着粒,非常的素淡养生。

再好吃的东西,缺了盐,也索然无味。

林玉婵每次去那里吃工作餐,都不见外地跑到厨房,自己给自己带盐。

不过后来她也琢磨出其中奥妙:义兴茶馆不为赚钱,只是给天地会散众提供一个落脚之处。如果饭菜做得太好吃,一是不相干的客人来太多,不方便谈事;二是普通会众没事都来吃白食,薅秃大舵主的羊毛。

所以宁可饭食难吃点,确保每碗饭都落到最需要的人肚子里。

苏敏官忍笑,夹起清蒸鱼的鱼肚子,送到她碗里。

林玉婵捏着鼻子一尝——

“哇!厨子转性了?”

不仅咸淡合度,而且味道直接提升好几个等级!

船舱门忽然打开,林玉婵直接一哆嗦。

“我做的!” 洪春魁杀气腾腾地站在外头,手里还攥着船桨,“怎么,合口味吗?”

他现在是露娜的随船厨师,暗地里专管营救难民。昨日露娜再次完成申汉航线,洪春魁也跟着上岸,没休息一天,被苏敏官叫来划船做饭。

洪春魁知道这是有意打压,但他没怨言。十几年没看过戏了。十几年没听过这等漂在水面上的无忧的笑声了。他从锳王变回百姓,这些寻常生活中的烟火杂务,他百做不厌。

再回首,想起当初自己陷在非黑即白的世界观里,把面前这善良小姑娘当成个可以随意捏死的“妖”,洪春魁恨不得尴尬跳船。

不过他现在脸皮也厚了,洪春魁朝两人一拱手,张口也是义兴味:“老板慢用。苏太……嘿嘿,林姑娘慢用。”

林玉婵赶紧说真心话:“好吃真好吃。辛苦了。”

然后开开心心地吃她的鱼肚子。

林玉婵初来大清之时,每天剩饭馊饭吃不饱,全靠在红姑那里蹭鱼吃,这才能平安长高长大。

所以后天形成了对鱼的依恋。尤爱清蒸鱼点鲜酱油。

苏敏官见惯了她狼吞虎咽吞鱼的样儿,只道她天生爱吃。每次都把鱼肚子留给她。

作为回报,林玉婵小心挑出了炒青菜里的碎蒜末。

小少爷从小嘴刁,吃东西的癖好忌讳能写一本书。长大后被打回人间,大部分臭毛病都自动改了。但有些自小养成的喜好,没那么容易抹除。

比如不吃熟蒜。只接受凉拌菜里的极稀薄的蒜辣味。

洪春魁不拘小节,这点细节自然懒得管。

苏敏官抿嘴一笑,盛了汤。

……

像长江旅行时那样出格的事,如今是没机会重温的。但就算只是吃个饭,就算闷头各吃各的,一句话不说,这一天的疲惫也能扫掉大半。

不知不觉,乌篷船外传来嘈杂人声。林玉婵看窗外,漆黑起伏的山,慢慢往后退。

她猛地意识到,这就是鲁迅笔下的社戏呀!

原版的!

背过的课文依稀记得,她忽然冲口道:“我想吃罗汉豆!”

苏敏官眼角一弯。哪来的刁胃口。

临河的“折桂园”请来有名的杭州大戏班,已经不停歇地唱了几个时辰。岸上黄金位置都坐着达官显贵、地主乡贤,百姓们凑在围墙外,伸着脖子捕捉那戏中音色。

也有人摇船来到河岸边,就能从另一个角度近距离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