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第3/5页)

她只好给自己放了一天假。晚上精神稍好,点了灯,整理此行的见闻和开销。

-----------------------------------

第二天,林玉婵满血复活。大致检查了生意和账册,去徐汇茶号和孤儿院工厂都视察了一下。

博雅仍旧正常运转,棉花茶叶都做得忙忙碌碌。不过据常保罗所言,棉花的价格再也比不上当初印度水灾消息传开后、那一飞冲天的五两银子。最近一个月,也就在二三两之间徘徊。博雅收获加工棉花的成本不算低,因此这个价格只能算是小有薄利。

至于茶叶……

“林姑娘!”老赵上班摸鱼,正趴在柜台上给自家小孩批改功课,见她来,忙丢下朱笔,站起来迎接,“侬好啊,进来也不通知一声。”

林玉婵抿嘴一笑,低头检查工作日志。

老赵一心二用,倒是没耽误事儿。茶叶生产线已经稳定产出各个档次的产品利润,圆满完成了林玉婵离开时布置的工作任务。

这些博雅老员工清心寡欲,都是不求上进的性格,林玉婵不对他们要求太激进。只要不拉胯,开个小差情有可原。

不过,老赵这无事献殷勤的样子,还是引起了林玉婵的警觉。

她笑问:“海关茶叶采购招标的事……

一句话直戳命门。老赵那张笑脸立刻垮了下去。

“这个、这……你不在时,我去了好几次,明明都谈得很好……带了样茶,他们各方面都很满意……可是……”

他下定决心,躺平认栽,从抽屉里摸出一张名片,失落之色溢于言表。

“强中更有强中手。林姑娘,咱们的订单让人家抢走了。你扣我奖金我没话说。”

林玉婵拾起那张名片,不动声色瞟一眼。

哦豁。

德丰行。

倒不是灭顶之灾。如今博雅的茶叶销路大头已经不是海关,而是出口欧美。

有德丰行参与此次竞标,林玉婵本来就没有稳拿第一的把握。这次失利,倒是意料之中。

她笑一笑,淡淡道:“这家茶行我有所耳闻。他们的产品的确有出色之处。我不怪你,奖金照发。只是……”

老赵却捋着胡须,连连摇头:“质量什么的我不知,但我悄悄问了那个吟梅先生,他们的开价比咱们低三成,这才中标的!”

林玉婵这下吃了一惊:“低三成?德丰行的工艺?不可能……”

赵怀生赌咒发誓,说自己还没到健忘的年龄,肯定没记错。

难道德丰行又改进了秘方,大幅降低成本,浴火重生了?

林玉婵忽然想起什么,问:“我拨了实验款子,让毛顺娘想办法复制德丰行的工艺……”

“没进展,钱都打水漂了。”赵怀生对那个十五岁的小囡不太看得上眼,挥挥手说,“没搞出个所以然来。”

林玉婵点点头,科研哪能急于求成呢。

不过,她刚开始复工,两样挫折就当头砸下,还是有些不快意。

老赵不敢扰她,自己去核账。

林玉婵沉思一会儿,披外衣出门,打算去海关问个清楚。

最好能拿到德丰行的样品,分析一下博雅这次到底死在哪。

“弗里曼,跟我走。”

顺便把圣诞带上。她连身像样的衣服都没有,还要在隆冬时节长途乘船。林玉婵打算给她定做两身超大码棉衣,再买一床厚被子。

海关大楼后面正好有裁缝铺,门外画着铜钱标。林玉婵把圣诞领进去,跟老板解释了一下,说这是无害的洋人,请师傅照顾着点儿。

量体裁衣的功夫,林玉婵绕到江海关侧门。

海关楼顶没有升格子旗。赫德还没回。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崔吟梅也没按规定索要预约函,直接把林玉婵让进办公室。

“林姑娘啊,”他问清她的来意,搓搓手,面带愧意,“你们的茶叶是很好,存得久,味道也香,看在去年合作顺利的份上,本来不想换。但没办法,人家德丰行的质量不逊你,价格低三成,我不选他们天理难容呀,年底考核也不会评优秀的。小姑娘,你说是不是?”

林玉婵当然不能死缠烂打,只是眨巴眼睛,流露出恰到好处的疑惑:“低三成,他们不亏本?”

崔吟梅笑嘻嘻:“这我就不知道啦。我只管选购。海关年底有考核,我舍便宜求贵,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扣奖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