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3/5页)
上海第一家提供原棉专业量化质检的专业平台,即将诞生。
到时别人纵然有异议,不买账,她也算是抢占先机,掌握舆论主动权。
想得挺美。
但是赵怀生迟迟未到。
友商逐渐等得焦躁,低声商议:“第五个是谁?不会变卦了吧?”
衙门口热闹,轿子人力车来来去去。一个衙役凑上来,皱着眉头:“来办事的?走远点,挡着老爷们出入了!”
几人只好挪远几步。
大街拐角忽然匆匆跑来一个人。林玉婵跳起来迎上。
“老赵!”
赵怀生平日里稳妥持重,做什么都慢吞吞。今日却跑得长衫都皱了,气喘吁吁,脸上满是失望愤慨之色。
“林姑娘。”他喘着气,急急忙忙地说,“我没……”
“黄老先生呢?”
赵怀生脸色像苦瓜,低声道:“你最好亲自去看一眼。”
林玉婵心里咯噔一沉。
第一反应是,黄老头的眼睛不会又出问题了吧?欧文医生口碑很好的呀。
苏敏官余光瞥见斜对面一家茶馆,微微笑道:“与其在这里着吃土,不如去喝盏热茶。两位老兄请。”
算是把两个友商拖住一会儿。
林玉婵跟着赵怀生就跑。
贫民区内老鼠横行,污水露天。林玉婵从怀里扯出纱巾,蒙住下半张脸,勉强挡住臭气。
黄老头的破屋,房门大开,空空荡荡。
一个戴瓜皮帽的牙人,提着个桶,正在房门口刷浆糊,贴上“待售”的字纸。
赵怀生指指那房子,表示这就是自己看到的一切。
林玉婵一时间头脑空白,上前就问那牙人:“这房子以前的住户呢?”
牙人见是个年轻小寡妇,一瞪眼:“我哪知道?你买不买这屋子?不买走开!”
邻舍几个人出来看热闹,穿着补丁衣服,脸上挂着木然的表情。
赵怀生拉拉她袖子。
“小囡,”他低声说,“我问了左邻右舍,咱们离开的当天,那黄老头就张罗卖房子。昨天搬走的,如今不知在哪。”
林玉婵觉得不可思议,磕磕绊绊问:“为、为什么?他不是签了合约?他不要补贴了?……”
她茫然转身,看到一个白头老太,衣衫破成条,颤巍巍站着,似有话说。
她拉开脸上纱巾,礼貌问:“老婆婆,你知道这里的人……”
“当然是搬走啦。”老太似是愤慨,声音高而刺耳,指着那空屋,“黄老头走大运,先是来了西洋医生,把他眼睛给治好了,不收钱。然后又不知哪个滥发好心的,施舍他一笔小财。这就看不上我们老邻居了,说什么,有这些本钱,足够他从头再来,开铺子赚大钱!……”
林玉婵震惊了。
“不是只给了他十块银元……”
好歹是做过棉商的,对银钱没概念吗?
那老太叹口气:“其实黄老头要是眼睛瞎着,有他亲孙女伺候,安安稳稳的养老,也罢了;可他毕竟是富过的人,不甘心哪!他卖房子倒罢了,可他千不该万不该……哎,那小囡囡我们看着长大的,可怜的孩子没爹娘,自从能够着灶台,就伺候她爷爷,洗衣做饭、端屎端尿,乖得很!黄老头再钻钱眼,也不该把这孩子给舍了呀!姑娘,你说说,这还是人吗?”
老太太左手心拍着右手背,连连摇头。
林玉婵骤然全身发冷,打了个轻微的寒战。
“婆婆,你说清楚。什么叫‘舍了’……”
白发老太摇着头,双手比了个数字十。
“加上房子,还有飞来的横财……哦对,还卖了副顶好的眼镜,足足凑了五十银元。作孽!多好的小囡囡,不愿养,哪怕把她提前嫁去别人家呢!”
老太太见林玉婵一个小姑娘家,只道她是个好奇路人,这才竹筒倒豆子,抱怨半天。
孰料那给钱的“冤大头”,近在眼前!
林玉婵嘴角抽动,舌尖泛出苦味。
蓦然想起,三日前第一次和黄老头接触,听他细数过去的事迹:
“……想当年我揣着五十银元来上海,打拼出一个大商铺……”
“……我若不是眼瞎了,想必如今还开着铺子,红红火火……”
当初她还感慨,老头子事业心没丢,实在不错!
赵怀生也是头一次听到这些内情,满脸错愕,问:“这么会有这样的人!这么会有这样的人!自己的亲骨肉,说不要就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