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2/5页)

“是啊。”林玉婵笑道,“这样您贱价收货,我也能马上资金回笼,咱们双赢。”

容闳站不住了,跑到柜台后面拨拉算盘。

后头常保罗比他算得快,脱口道:“每百斤十两,四千斤就是四百两。四百两银子——那就是五百七十银元。林姑娘,你方才说你的本钱是多少来着?一百?这……这是将近六倍的利润啊!这年头贩大烟也贩不出六倍利润啊!”

一边说,一边摇头皱眉看着她。不敢出声指责,但那表情分明是说:姑娘你也太贪了吧!杀熟也不是这么杀的!

林玉婵却浑不在意,笑道:“您安心。走遍全上海茶行码头,也收不到这么便宜的茶叶。我赚钱,容先生可也捡漏了呀。”

常保罗觉得这小丫头简直忘恩负义,弱弱地提醒:“可这茶是我们东家千里迢迢,帮你运来的……”

“感谢费和辛苦费已经折算在价格里了。”林玉婵一扬小下巴,“不然,要是换了别人,我才不给他这么贱的价呢。”

这倒没错。如果她直接去外滩找洋行买办,开价十四十五两银子,洋行多半会爽快接盘,反手就装船出口。

常保罗摇摇头。小囡还耍上赖,撒上娇了。还远房亲戚呢。

“东家,容先生,有这钱您自己买茶多好?”听热闹的伙计们也纷纷说,“现在再买,不是平白多花五六倍的钱?这小囡太精,把您当羊薅,您千万别上当。”

林玉婵难以置信地看着这帮伙计。谁把容闳当羊薅?再说一遍?

容闳这时才慢慢拨完了算盘,沉思了一会儿,说道:“马后炮谁都会放。只可惜我没提前想到……实话说,林姑娘,我经商这么多年,从来没遇到过像你这么剑走偏锋的招数。我早就知道清廷和太平军贸易封锁,我收到那护照也有几个月了,可我始终念着观光考察,从没想到可以从中合法牟利……”

容闳深得大美利坚法治精神,对私人财产十分尊重。他们已签了代购协议,手印画押步骤齐全。茶叶是林玉婵出钱买的,那就属于她,他一点不眼红。

容闳从兜里抽出一支雪茄,轻描淡写地说:“我买。”

伙计们齐齐咋舌:“东家,您……”

容闳不悦:“怎么了,我在你们眼里就这么不食人间烟火吗?——我不过是不屑于为五斗米而折腰而已,又不是和钱有仇!白捡的便宜干嘛不要?!”

伙计们头一次听到自家老板如此剖白心迹,又想到自己日常偷懒,不知平白给他损失了多少利润,顿时噤若寒蝉,弱弱地各回各位,脑海中梳理着各自的人际关系,寻思着该怎么找下家。

林玉婵也喜出望外:“当真?”

要是容老板肯接盘,她就不用费心去租铺面、雇伙计、找作坊……

六倍利润啊亲!

容闳:“不过我有个条件。”

果然,天底下没有白得的午餐。

林玉婵认真道:“我听着。”

容闳:“我虽然收了茶叶,但我和手下人都对茶货市场不太了解,缺乏相关经验。我另出银元二百,雇你给我把这些茶叶加工妥当,让我能卖个好价钱。”

林玉婵“嗯”一声,抢在一个伙计前面坐回那个小沙发,飞快盘算。

二百银元看似巨款,但其实也就是个让她自由支配的活动经费——加工茶叶所需的人力物力成本,都从这二百块里出。剩下的,才是她的辛苦费。

而且这是“容闳买她茶叶”的附加条件。也就意味着,她在加工费上赚不了太多钱。这只是卖茶以后附赠的售后服务。

容闳虽然对茶叶生意不熟,但学霸的脑子转得快,毛估估加工成本,也估得八九不离十。

林玉婵在德丰行里干了那么久,什么杂活都帮着做过些,基本的加工流程倒是都清楚。

德丰行虽然有独门炒茶秘方,但所谓秘方,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能把A级茶变成A+级,吸引最挑剔的一部分客户而已。

就像后世的奢侈护肤品,也许99%的配料都跟平价货相同,只因着那百分之一,世所罕有,身价飙升。

做生意要讲究抓大放小。她从零起步,不必追求那百分之一。

纵然她不知道那秘方的具体细节,但只要严格遵循最基本的炒茶工艺,加上认真负责的态度,制出B级以上的成品茶,应该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