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2/3页)

单说几个年轻的姑娘都好奇的在这忠义营里转悠起来。

她们发现这忠义营里,男人要比女人少的多,能见到的男人要么是上了年纪的,要么就是有些残疾的。

她们一想到这忠义营是什么地方,也就明白为什么这里的男人不多了,心中不免叹息。

几人走来走去,忽然听到某处传来了读书声。

她们都有些好奇,现在是正月时候,按理说学堂是放假的。

几人寻着声音找过去,发现是一间跟其他建筑没有区别的瓦房里传来的。

见大门开着,她们就走了进去,然后从窗户那里往里面看了看。

里面是一个老者和几个年纪大小不同的小童,老者念一句下面的小童们也跟着念一句。

等念过一遍,老者又重新来念,这一次没念一句,他又会解释一下这句是什么意思。

黛玉她们几个姑娘都读过书,也仔细听了起来。

忽然香菱忍不住说了一句:“这句话是不是解释错了?”

她虽然被拐子拐走多年没有多少机会读书,可是毕竟天资聪颖,脱困之后这几年也一直在读书。

她刚才就听那老者这句话解释的好像跟她学的不一样,就心直口快的说了出来。

说完之后她又有些迟疑:“应该是错了吧?”她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当时学错了,连忙向她心中最博学的黛玉请教起来。

黛玉刚才也听了老者讲解,点点头对香菱说:“是有些问题,这句这么解释不是太恰当。”

老者教的是论语,有一句解释的意思有一点差错。

听了黛玉这么说,香菱才松了一口气:“吓死我了,还以为是我弄错了。”

她的声音略大了一些,屋里的老者已经听到了。

他起身来到门口,见是几个姑娘就一皱眉咳嗽了一声:“这里是读圣贤书的地方,怎么容得你们几个丫头造次?”

这话宋姑娘头一个就不爱听了,她当即就说了:“圣贤书又怎么了?难道那孔夫子不是女子所生?这里我们女子怎么来不得?”

“你……”老者被她这话气的直哆嗦。

一旁跟着的婆子有个连忙开口:“老人家,我们是济安侯薛将军家的内眷,今天侯爷带着家中的太太姑娘们来忠义营慰问各位军中烈士的家眷,这几位就是侯府的小姐。”

那老者也是知道今天有位大人物要来忠义营的,他听这婆子这么说就知道是面前这些人了。

想到自己身份卑微,而对方又是显贵人家,他只能在心里叹口气感叹世风日下,然后忍下这口气。

黛玉想了下还是对他说了一句:“老人家刚才那句确实是解释错了,应当如此解释……”

她把自己所学讲给老者听,那老者原本不以为然,但听了她的话之后神情愣了下,随后仔细在心中比较他教的和黛玉搜说的区别。

过了一会他长叹了一口气,然后对着黛玉等人就是深深一礼:“姑娘说的对,是老朽误人子弟了。姑娘是老朽一字之师,请受老朽一拜。”

黛玉不敢受他的礼,连忙侧身避开:“我们也并无恶意,就像老人家刚才说的那样,老人家是塾师,要是教错了真就是误人子弟了。”

那老者苦笑着摇头:“我是哪门子塾师啊,我只是一个儿子死在战场上的孤老头子。因为这营中读书识字的人少,我老头子多认了几个大字,就教他们念几句,这不还教错了。”

宝钗有些奇怪:“老人家,为什么这营中没有学堂呢?那为什么不把孩子送去附近的庄子的学堂去念书呢?”

老者又一次苦笑:“这营中就这几个男孩子,不值得为他们建一个学堂。以前我们也把孩子送去附近庄子上的学堂,可是那些庄子上的孩子说我们的孩子都是没爹的野孩子。这几个孩子忍不住跟他们打了起来,又没有人家人多势众吃了亏,学堂那边也不让他们去了。”

听到这黛玉她们几个都有些同情这些孩子,他们的父亲都为国捐躯战死沙场了,而他们在别人眼中只是没有父亲的野孩子。

可能那些庄子上的孩子也是年纪小,并不知道这些孩子的父亲是英雄,只是觉得这些孩子少了父亲跟他们不同就被他们嘲笑。

在场的这几个姑娘都已经没了父亲,她们听到这些孩子的遭遇有些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