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无妻无子(第5/6页)

这回可是个真真正正的小元宝,十两。

万达看着刘铁齿的眼珠都要落出来了,笑道,“你说你会堪舆?”

“对,对,对。”

刘铁齿捣头如蒜。

“走吧,跟我回去。我有块风水宝地要你看看,这个……就算是工钱了。你后面几天都跟着我吧。”

“好的,好的。”

刘铁齿本来以为今天出门遇到这两个煞星是“冲”到了。没想到居然接了一个大生意,表情顿时美不胜收起来。

杨休羡眼珠一转,立即猜到了万达的用意

这个小万大人啊……

他端起茶杯,将杯中剩余的茶水一饮而尽。

万达要这个刘铁齿看的“风水宝地”,自然是丁家和郭家争夺的那个牌坊的所在地。

就他们出来闲逛的功夫,邱青天已经将状子仔细地研究了一遍,并且让高会将县衙中的一部分文书也搬到了驿站里。

相互对照,发现问题还挺大的。

郭家那个儿媳妇怎么死的先不说。

就他们两家现下要争夺的这个块地皮,按理说,应该是丁家的祖坟所在的地方。

如果丁家的下人说的没错的话,他们老丁家从唐朝就打洛阳那边迁徙到了徽州这里。

那时候歙县还不叫现在这个名字,叫做“新安郡”。

那时候北边的人衣冠南渡,多是为了避难。丁家也不例外,是为了躲避唐朝末年的安史之乱而沿江南下的。

丁家的先祖,之所以在歙县安家,主要是看中了这里的风水。觉得此地“文笔插天,奇峰陡起,双龙汇流”,是难得的好风水,可以福佑子孙。

当初丁家先祖们是先定好了日后的坟茔所在地,然后再倒过来为阳宅选地。从此在这里扎根繁衍,代代至今。

事实上,丁家历经那么多代,历史上也曾出过几个光耀门楣的读书人。县志上也都是历历在目的。

不过到了丁老爷这里,家族中的人,纷纷弃文从商,往两淮做生意去了。于是导致家族子弟虽多,然而朝中却无人,一点点失了在镇上的话语权。

算起来,最近最风光的一次,就是十年前,丁老爷为过他世的老母亲立起来的贞洁牌坊的那次了。

说起徽州读书的风气,除了因为此地自古文风鼎沸之外。家里如果有人考上功名,或者宗族中有人在朝为官。就意味着其家族在当地拥有势力,能够说得上话。

光有钱是不够的,在重农轻商的明朝,在本身就富庶的江南,政治资本才代表可得的利益。

万达作为现代人,可能无法理解这种利益代表着什么。

但是直到近现代为止,在广袤的农村里。农耕时节,因为家族势力不够,导致自家,使用水渠的时间都比别家要晚上几天的事情,还是普遍存在的。

在古代,这很可能就会造成当年农田颗粒绝收的可怕局面。

以经营笔墨纸砚为生的丁家虽然用不上水渠,但是却危及到了自家的祖坟。

这家人家在歙县虽然不算个大宗,却也是个古老的家族,居然被人欺负到了这种地步……邱子晋光是看文书,也觉得心寒。

这就是为什么全家族的人都寄希望他考试做官的原因吧。

景德镇虽然是在江西,但是和徽州的婺源毗邻,两地风气极为相似。

在邱子晋小时候,也曾经说过父亲早年走商,因为家中无人做官,到了扬州还要被人嘲笑是“浮梁商人”的故事。

话说回来,这郭家虽然和丁家毗邻而居,但是万没有把自家儿媳妇的牌坊,竖到人家老丁祖坟去的道理啊。

“原来如此,说是‘牌坊之争’,其实是为了争地皮。”

万达听了,恍然大悟。

“听懂了么?明儿就跟我们大人一起去乡里走走,看看那个老丁家的坟头风水有什么蹊跷的。”

万达对着趴在地上许久,到现在都没站起来的刘铁齿说道。

“大,大,大人……小道。哎不,小人其实不是个道士,我刚才就是随便说说。几位大人,你们大人有大量,放过小的吧。”

刘铁齿将两錠银子都掏了出来,放在脑袋前头。

刚才走进这个驿站的时候他就觉得有点不太对头。这驿站好像是个“官驿”啊,不是普通人住的那种“民驿”。

结果进了门,就被直接带进了这间房。

而这间屋子里头正在办公的年轻后生,居然是今天刚下了船的监察御史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