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女配是山村支教大佬(七)(第2/3页)

他们下了山,留下年迈的母亲,可人的娇妻幼小的孩子,就再也没有回来。

战争年代,那时候通讯不好,来往信息只靠书信。炮火连天,一颗炸弹就会让人尸骨无存。

那个年代,如果长期收不到消息,家里人便会认为他们已经战死沙场。

“为了纪念他们,家人就为他们在这里立了一块碑。”

这时,一块新墓碑引起了许记者的注意,她有些不明白,如果这里都是当年牺牲战士的墓碑,那么为什么会有块新碑?

“这块墓碑,是退伍老兵的吗?”

只有退伍老兵,最近去世,才有可能是新墓碑吧。

“这块墓碑是罗校长为她丈夫所立。”

许记者震惊地扬眉:“罗校长先生的墓碑?”

说着,她又叹了气,可惜道:“怪我没有早点来拜访,不然还可以采访一下先生当年的光荣事迹。”

岑渺摇头,“罗校长的先生和那些战士一样,下山就再也没回来。”

“罗校长的先生当年是冲锋连的排长,冲锋连在当年全部阵亡,没留下一个活口。”

“罗校长曾经和先生做过约定,等他打完胜仗退伍回家,就一起守着学校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人才,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量。”

罗仪芳等了她丈夫一辈子。

从朱颜绿鬓等到白发苍苍,从双十年华,等到踏入黄泉。

罗仪芳执着了一生,她总认为能等到丈夫活着回来。

所以,在所有人都立碑以后。

罗仪芳也不愿意立,直到临近迈入棺材,罗仪芳才妥协,她亲手给墓碑盖的黄土,回头看着岑渺,笑道。

“既然等不到了,那就立个碑,到时候葬在一起,下辈子也好早点遇见。”

听完罗校长的故事。

许记者吸了吸鼻子,眼眶通红。

她突然懂了岑渺,为什么选择留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比起活在聚光灯下,这些孩子更需要一位老师。

岑渺觉得她可以,所以她来了。

离开时。

许记者站在越野车前,和岑渺告别,认真道:“岑老师,这次的采访很珍贵,还有关于贫困女性的生理期问题,我回去会向新闻组申请,专程做一个节目。”

“还有。”许记者下意识往山顶的方向看去,“山上的战士们,我会想办法去找到他们原先的老部队,看看他们有没有留下什么,到时候建个好点的衣冠冢。”

“好。”岑渺给她披上外套,“露重,我们到时候再谈。”

“再见。”许记者捏住外套,坐上车时,她还一直透过窗户看岑渺。

岑渺已经转了身,月光将她的身形拉的很长,她走在一条崎岖泥泞的小道上,就像一个战士,离开了繁华,往更深远的战区走去。

*

岑渺给孩子们上完课,就在厨房帮忙做午饭。

胡老师走进来,左右看了一眼,她才接过岑渺手里的擀面杖,“你那帮娃,听说申请了外面的数学竞赛?”

“嗯。”岑渺将擀好的面皮,放在桌上。

“有几个学生很有天赋,带他们去市里参加竞赛,开拓眼界。”

胡老师腼腆地笑了笑:“还是你有本事,能把咱们山里的娃带出去。”

带出去不说,还能挖掘孩子的天赋,让这帮孩子成绩更上一层楼。

如果那帮孩子还能出去拿个大奖回来。

那可就是真正的光宗耀祖啊。

“对了,罗校长在找你。这些东西你别弄了,我来,你快去。”

说完,胡老师笑着将岑渺推出大门。

岑渺进办公室。

罗仪芳正好摘下老花镜,脸上扬起微笑,“来的正好,小胡要是再没把你喊过来,我都要亲自走上一趟。”

岑渺笑着打开办公桌上的保温壶,喝了两口水,才说:“这么急着找我,是不是钢梯那边想我过去看看?”

自从悬崖村的事被报道出去,国家下拨扶贫款项很快。

通过走访山里村民,政府觉得比起修路,更重要的事应该是要在悬崖修建钢梯,木梯太危险。

带头建钢梯的人是单嘉旭。

山里凡是有空的人,都去悬崖那边搭一把手。

“不是,你等我一下。”

罗仪芳站起身,驻着拐杖去木柜里翻找了半天,终于拿出一个红布封着的存折,递给岑渺。

岑渺打开折子,余额整整有十万,她有些走神,山里赚钱那么难,罗仪芳这钱存了到底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