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前妻16 本篇完。(第5/6页)
她打听清楚他家里干净,是个清官,且是尊重妻子的清官,于是几次埋伏他,寻求他的帮助。
顾亭远第一次被她撞,没当回事。但是第二次、第三次遇见她,便机警起来了。
好日子过了几年,他愈发珍惜,回想起当年被妻子抓挠、撕打的日子,他果断拒绝。因此,每每离得丈远:“姑娘,你有冤情,可去衙门状告,我帮不得你。”
倘若是个男子,是个乞丐,是个苦命人,他虽然职位不当,但是禀性仁善,还是愿意帮一把的。只是这少女容貌姣好,又很年轻,他的年岁和阅历告诉他,想活得好好的就躲远点。
沈雪蓉在他这里得不到回应,便去一个赏花宴上堵了韶音。
“夫人,我是走投无路了。这家财,我已不看在眼里,便是即刻损失了去,我也不心疼。”她眼底含泪,有些恨意,“但我不想叫那些人得了去!”
“夫人,我愿将家财拱手相让,只求夫人予我一个容身之地。”她恳求道。
韶音:“……”
是了,女主虽然精明能干,但那是被赐婚,嫁入将军府之后。在那之前,她一直苟着。
寄人篱下了多少年,她就苟了多少年。
她并没有剧本上描写的所向披靡、无往不利。有了赐婚圣旨,有了将军夫人的身份,有了将军的庇佑,她有了底气,才大绽光华。
“你当真不在乎钱财?”她问。
沈雪蓉眼中有痛色,但却坚定地道:“是!”
这是父母留给她的傍身之物,可是只带给了她无穷无尽的麻烦和算计。
“你捐出去好了。”韶音便给她出了个主意,“如今边关战事吃紧,将士军粮不足,户部天天为军饷发愁。倘若你捐了出去,解了燃眉之急——”
后面的,她没有说,但沈雪蓉想来应该懂。
巨额银两捐出去,谁还能打她的主意?她变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了,不会再有人多看她一眼。
而她立下功劳,朝堂必然有封赏,说不定封她一个县主当当。
“这……”沈雪蓉犹豫起来。
她原本也想过,将银子捐出去做善事,然后投入庙宇之中,求个清静。
只是,那样青灯古佛的日子未免太无趣,她是风华正茂的小姑娘,不愿意终生侍奉佛祖。
因此,她的来意是求顾家庇护。
顾亭远虽然只是个从五品的官,但他是御前走动的,等闲官员不会得罪他。求了他的庇护,沈雪蓉就安全了。
至于家财,顾亭远是个清廉的,不会生出贪婪之意,她多半还能保存住。
她会借着这份庇护,慢慢寻如意郎君,日后顺利出嫁,她会拿出两成家财答谢顾家夫妇。
这是最好的打算。
“主意我是给你出了。用不用,看你了。”韶音说完,绕过她往远处去了。
小姑娘的心思,她未必没看出来。
她说话的技巧并不巧妙,韶音可以说是一瞬间就猜到了。
那是不行的。
她就算相信小姑娘的人品,可是剧情的伟力很让人信不过。真的将小姑娘接进府里,且不说顾亭远因此惹的麻烦,单单是朝夕相处会发生什么,就让人心里没数。
过了几日,京中掀起风暴。
有个姓沈的孤女,捐了百万家资,报效朝廷。皇上大为感动,让皇后认她为义女,封她做了公主。
此后,又有富豪捐款,都得到了圣旨封赏。但他们捐得没有沈雪蓉多,获得的嘉奖也不如沈雪蓉就是了。
顾亭远往常回到家后,很喜欢跟妻子说些外头的事,但沈雪蓉曾几次堵他,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他绝口不提。
韶音笑笑,反倒提起来:“……军饷应当宽裕些了吧?”
从她开口,顾亭远就紧张得绷起身体。妻子如今不打他骂他了,但他比从前更怕她生气。
也不需别的,她少看他一眼,少跟他说一句话,晚上睡觉不让他抱,就够他难受好几天了。
好在她似乎不知道此事,顾亭远心里松了口气,答说起来:“宽裕多了,当时沈氏女捐银,皇上高兴极了,连连大笑,一扫近日来的愁闷,跟前伺候的都松了口气。”
两人不约而同避过沈雪蓉不提。
说了些家国大事,又说朝中大臣的八卦,以及孩子们间的趣事琐事。
不相干的事,提它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