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秋分三候(第3/5页)
因此那时候,外人眼里的半大小子,便偷偷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大皇子,以至于后来宝国公抄家灭门的直接操作者就成了刘妃的人,刘氏的娘家势力也是借着那个案子因立功被封赏,这才在周珧当政期间一跃成为整个平京城风头无二的权贵。
事实证明,周斐琦这步棋动得很有先见之明。
……
那一年的五月,周斐琦被封为太子,入主东宫。在他晋封大典举行的前一天晚上,还有言官在御书房长跪,企图规劝皇帝收回成命,再缓一缓册立东宫。然而,皇帝心意已决,听了两句就让侍卫将那言官给赶出了皇宫。
晋封大典的第二天晚上,周珧收到了一个锦盒,锦盒里是一面折扇。没有题字,但周珧拿着这面扇子的手却在抖,因为这扇子是从梨园送来的,虽然一句话没有,但其中含义却非凡。
扇者,善也。亦有美、好之意。
周璨是想告诉他,封了周斐琦为太子这件事他办得很好。或者就像皇后李氏之前给皇帝分析的那样,周璨觉得周珧这次采纳了宝国公的提议,不计较周斐琦是否为哥儿,力排众议,封了他为太子这件事,办得很好。
因此,他赠扇与他,言外之意:此事,甚好。
换到现代的大白话,就是周璨跟周珧说:这件事,你干得还挺漂亮!
二十几年没怎么搭理他的弟弟,终于主动搭理了他一回儿,周珧能不激动么?他简直快高兴疯了!当晚,便拿着那扇子跑去找皇后李氏,分享小秘密去了。
这件事,是皇后给他出得注意,如今效果显著,皇帝高兴,自然是要赏太后的。不过,他们俩这几十年相处下来,这关系比起夫妻,反而更像君臣。因此,皇帝其实都不知道皇后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所以这个赏赐也就无非还是那些金银珠宝之类的。
李氏对此并不在意,反而又给皇帝出了个主意,道:“陛下正该趁此机会,给公主回礼,以表关心。”
“对对对,让朕想想送什么好……”
周珧蹙眉思索,思着思着目光就落到了李氏脸上,忽道:“皇后可有主张?”
皇后李氏道:“臣妾只懂些花草,于送礼之道并不精通。”
“哦?”皇帝站起身来,对李氏道:“那你带朕去见识见识你的花草吧。”
皇后垂眸,盖住眼中情绪,她带着皇帝往她的偏殿花房走,边想,我和你夫妻一场,半生之缘,临到尽头,你才知道我这个爱好,这还真是悲也哀也,也罢,反正你也时日无多,便带你见识见识好了!
那个时候皇后李氏的花房没有现在永寿宫里的大,毕竟永和宫是她跟着周珧以来就一直住的宫殿,当然现在她当了太后,永和宫就给她的侄女淑贵妃住了,不过,前朝时,永和宫的偏殿也曾是个花房。
这个花房生机盎然,皇帝周珧一进来只觉得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倍感舒适。他当即便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随即回头冲李氏道:“皇后有这么个好地方,却瞒了朕半辈子。”
李氏只笑了笑,开始一一为皇帝介绍起花草来,每说一种还连带说一说其间含义。皇帝的目光在众多花草上一一扫过,突然看到窗畔的小几上放着一盆清水泡的‘蒜’,便指着问:“那是什么?”
李氏道:“花中雅客盼团圆,乃是水仙。”
说水仙花,皇帝就知道了,而且这花的寓意好,他忙问李氏:“皇后可舍得割爱?”
李氏再次垂眸,笑道:“陛下喜欢,臣妾自当奉上。”说完,便着人将那花根从盆里拿出来,又取出一个雕刻精美的盒子,把那水仙花根装了进去。
周珧站在一旁,看着她做这些,忽然心底涌上来一股说不上来的感觉,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一直以来他对皇后都忽视的太过彻底,然而有些话到了嘴边,想说,却又觉得半生已过,如今再说出来还不如不说——
因此,在接过皇后递上的盒子后,皇帝勉强笑了笑,坐也没在坐一会儿,就走了。
李氏送驾,站在门口,看着皇帝那有些落荒而逃的背影,第一次觉得,特别可笑。
不过,好在一切都要结束了……
那之后,皇帝送了静娴公主雅客水仙,还让暗卫打探,收到回报说,公主当天就把水仙养在了花盆里——皇帝大悦,只觉他们兄弟之间和解有望,却不知,这正是皇后精心设计的精神麻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