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处暑一候(第4/8页)

贾启心里咯噔一声,谨慎答道:“高毕焰幼时伤了元气,前些年又多以药物抑制情潮,情期并不稳定,这时间臣一时也推断不出。”

“嗯,”太后点了点头,又道:“汤池那方子宫里用了许多年,后宫依旧无所出,哀家看着也该换换了。这事呢,就交与你一人,你可明白哀家的苦心?”

贾启连忙跪地,额头触地,郑重道:“太后一心为大周皇室,微臣定当用心辅佐,愿为太后鞠躬尽瘁,死而无憾。”

“快起来吧,”太后脸上又带了一丝笑容,“哀家只盼着周氏子嗣昌盛,可不想闹出人命。你呀,可别会错了哀家的意。”

“那是,那是,”贾启边起身边擦汗,“微臣愚钝,多谢太后指点光明。”

“你明白就好,”太后点了点头,“这事可得方方面面都仔细,如今皇上难得有个喜欢的人,为皇家开枝散叶的重任可都在他一人身上,哀家还是那句话,你们太医所可得仔细伺候。”

“谨遵太后圣谕。”

贾启出了永寿宫,刚呼出一口气,抬起头就再次迎面遇到了淑贵妃。他连忙避让躬身行礼,只觉得今日的淑贵妃与上次见时已大不相同,看上去颇有几分憔悴。

李荣儿形容憔悴自然也很其它嫔妃一样,是因为昨晚没有睡好。皇帝突然性情大变,玩出了那么大的一出儿戏,搁在哪位久盼君恩而不至的嫔妃身上也绝对不会好过。都说皇帝应该雨露均沾,可这嘉懿帝的后宫却一直干旱无雨,原本大家都一样在受旱灾也就相安无事,这冷不丁的突然高家的地里雨水丰沛,其余人再受这旱灾可就是倍加煎熬,心理失衡那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么?

昨日李景带梁辰和孩子进宫,永寿宫偏殿却闹了‘地震’,小娃娃似乎被吓到了,当晚太后便留了梁辰和李珍小宝宝住在宫里,让李景这个外臣独自出了宫。李荣儿当时在安顿四番美人,赶来的时候李景已经走了,她没能见到兄长,得知兄长今日还会再来,这便早早得过来等了。

周家子嗣的问题如今有高悦‘挺身而出’,太后心里有了盼头,对淑贵妃也就没那么多要求了。这要求一放低,自然再见她也就和颜悦色,拉着侄女的手一番关怀到是真有几分普通姑侄间的亲情。

可是,李荣儿今日气色不好,太后和她说了一会儿话,哪里还真能看不出是为什么,便笑了笑,道:“可是因昨日之事闹心了?”

李荣儿咬着下唇,点了点头。

太后又道:“哀家早就说过,早晚有你着急的时候,不过,这事儿也急不得,哀家当年能登上后位也不是一时着急就急来的,你还年轻,这人生的路啊,还长着呢。再说了,陛下他呀,未必就不想着你。你看他封得那个乔良人,虽说住在良人所,名义上是归高毕焰管,可这宫里谁不知道,他是在帮你协理后宫事务?”

闻言,李荣儿眼中闪过一道寒芒,却立刻笑了,道:“姑母可真会宽慰人,经您这一说,荣儿心里好受多了。那我去看看小珍儿,听说谁抱他,他就往谁身上尿,是个调皮鬼呢。”

提起这个李家的嫡孙,太后立刻笑出了声,道:“可不是嘛,哀家昨日还被他尿了,你去看看他吧,就在后殿呢。”

李荣儿笑着起身,婷婷袅袅地往后殿走去。太后看着她的背影,吁叹一声,低头笑着摇了摇,心想,说到底她也是我李家的姑娘,血脉里带得东西,就算性子再软,那也非寻常女子可比。

“玉竹啊,”太后喊了一声,待玉竹近前,便吩咐:“你去趟景阳宫告诉大厨,让这两天仔细着点高毕焰的饮食,多给他补一补。”说完又想到了什么,问:“哀家,那偏殿里的花儿,都救回来了吗?”

玉竹道:“花儿都救回来了,就是李公公现在还下不了床,昨儿陛下那一脚可是踢得他不轻。”

“害,琦儿自幼习武,平日里他只是没这施展的机会,若是日后再遇到他发火,你们记得能躲着点儿尽量都躲着点儿吧。行了,你先去景阳宫吧,回头去请个太医给李公公瞧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