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完颜宗隽·玉壶冰清 第十节 天命(第3/12页)

玉箱手指轻抚印面刻字,含笑看宗隽:“八太子确是有心人,只是玉箱命薄福浅,但求能与殊儿平安度日就好,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宗隽笑道:“夫人龙睛凤额,地角天颜,这等命相天下罕有,将来富贵不可限量,也不是夫人能推却的。”

玉箱奇道:“咦,八太子连看相也精通么?”

宗隽道:“不过略知一二。是夫人命相矜贵,让人一看便知。”

玉箱浅笑不语,须臾,忽叹了叹气:“纥石烈皇后真是好福气,有八太子这样文武双全才智过人的儿子,可惜我那殊儿先天不足,甚为愚笨……日后八太子若有空,不妨对他多加教导,玉箱感激不尽。”

宗隽一颔首:“夫人客气了。我与殊儿是兄弟,相助是应该的,‘教导’二字不敢当。”

“如此,玉箱先谢过八太子了。”欠欠身,说完此话,玉箱缓缓理好膝上双袖,坐直,微微向后仰,依然带着她恬淡的笑意看宗隽。

宗隽正是等她这么说,此刻听见了,貌甚平静,与她相视,心照不宣地笑。

“夫人,该回去让小皇子服药了。”此时曲韵儿悄声提醒。

玉箱便起身,向宗隽告辞,走了几步,忽又回首,似瞬时想起了什么,对宗隽微笑道:“先帝之子各有所长:二太子四太子战功赫赫,八太子精通汉学,大太子除了治国有方外,还精于医术,可惜我几次三番请他给殊儿治病,他总谦辞推却,殊儿只得继续吃着太医开的不温不火的药,也不见变聪明一点……”

这下宗隽倒大为讶异了:“大哥精于医术?我怎么一向不知?”

玉箱亦睁大双目,像是吃了一惊:“八太子不知道?大太子常跟太医们来往,切磋医术,据说哪位将领领军途中受伤患病,都是由他先了解病情后再遣合适的太医前去为他们治疗的……”

宗幹?宗隽怔了怔,一抹疑云无法遏止地飘过心间:“那么,我二哥病时,也是大哥派太医去给他治病的?”

玉箱点点头说:“我听郎主说过,是这样……怎奈那次的太医发挥失常,连小小的寒疾都治不好……也许是二太子位高权重,太医面对如此贵人惟恐误诊,战战兢兢地治,反而弄巧成拙……”

“位高权重……”宗隽低声重复这词,不觉浅浅苦笑:“位高权重……”

玉箱淡瞥他一眼,微笑说:“二太子薨逝已久,八太子如今念及仍恻然,当真兄弟情深。”言罢轻款转身,带着曲韵儿徐徐离去。

第十一节 药引(上)

若玉箱所言是真,宗幹刻意隐瞒他与太医们来往之事,并称为宗望治病的太医是宗磐请郎主派遣的便显得别有用心,殊为可疑。

宗幹为人稳重,身居高位却不飞扬跋扈,与宗隽一向相处亲睦,宗望死后又是他帮助料理后事,对宗望家人颇为照顾,因此宗隽从不曾怀疑过他跟二哥的死有关。如今听玉箱这么说才渐渐想起,宗幹身为国论勃极烈,是辅政大臣,而宗望当时掌管燕京枢密院,与宗翰一起控制大金军权,领军在外时常自作主张,未必总听朝廷号令,回朝议事时往往与文臣意见相左,完颜晟碍于他战功与权力,决策不得不倾向于他。在郎主面前尚且不存多少顾忌,想必宗望也不会将宗幹放在眼里,且不说政治上的分歧,就是平日私下相处,言辞举止间得罪了宗幹也未可知。而以宗幹的性情,即便对宗望怀恨在心也必不会流露,暗施毒手并嫁祸于宗磐倒是很有可能的事。

从皇位继承顺序来看,他是先帝庶长子,若嫡子嫡孙们均早薨,他不是没有继位的希望。当然,以他一向求稳的行事习惯来看,他不会让自己成为身处险境成为众矢之的,现在他已请求郎主将完颜亶交予自己照顾,一手安排这小皇孙的生活与教育问题,如此一来,若完颜亶日后即位,宗幹必将借助他得到想要的权力。

再回想宗幹言笑晏晏的神情和每次见自己时必行的亲切抱见礼,宗隽不免有些不寒而栗。入庆元宫见了母亲,便将这点疑惑说出来,问母亲是否知道为在外大将出诊治病的太医是由宗幹派遣。

纥石烈氏看看他,问:“是赵妃跟你说的?听说刚才她请你去后苑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