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锅巴粥。(第2/3页)

咕嘟嘟的声音里,米粥香浓的滋味飘出来,让人忍不住动了动鼻子。

汤圆眯了眯眼睛:“好香。”

粥米任何时候都是香的。

姚珍珠笑了:“你在小厨房多久了?”

汤圆拉着风箱,道:“回姑娘话,奴婢入宫就被分入毓庆宫,原跟着周姑姑,后来周姑姑见奴婢喜欢吃,就给调来小厨房了。”

姚珍珠一下子就笑了:“跟我一样。”

汤圆一下子红了脸:“奴婢哪里能跟姑娘一样?”

姚珍珠拍了拍她的头:“我啊,刚入宫的时候也是因为饿怕了,所以一入宫就努力进了御膳房,果然,我的选择特别正确,御膳房好吃得可多了。”

汤圆嘿嘿笑了笑:“姑娘真风趣。”

一说起吃来,两个年轻的姑娘对视一眼,又笑起来。

待到在这一锅米粥大火烧开,姚珍珠便把那一罐锅巴下进去,用勺子搅和开来,便盖上盖子道:“转小火吧。”

汤圆合上风箱,铲了些炉灰埋到柴火上,关上了灶膛的门。

姚珍珠瞧着很和善,所以汤圆这会儿才大着胆子问:“姑娘这是要做什么?”

她自然知道姑娘做的是锅巴粥,不过却不知她为何要跑来亲自做这一锅。

若是想吃,直接命人做了呈上去便是,小厨房也不会不给她脸面。

姚珍珠却笑了。

她回头看着坐在身后捂着胃歇息的听澜,道:“做给听澜的。”

听澜睁开眼睛,很是吃惊:“什么?”

姚珍珠没有特别去看她,只是很自然地道:“若是我叫了粥,小厨房自然能呈上一碗,我怎么也要吃两口再赏给听澜,到时候粥都冷了,自是没什么用处。”

若是她亲自做,就可以让听澜吃上一大碗热乎乎的锅巴粥。

锅巴粥消食克化,可温养肠胃,听澜这种情况吃锅巴粥最好。

听澜眨眨眼睛,那张略显清冷的脸上,难得有些动容。

说起来,她不是个喜欢讨好人的性子。

原她自己选了伺候姚姑娘,就是因为姚姑娘瞧着好说话,不刻薄。

却没想到,姚姑娘却如此细心,观察到她胃口不开,特地求了周姑姑得了这个用小厨房的脸面。

宫里的恩宠,来得快,去得也快。

或许姚姑娘这辈子仅有的一次恩宠,就浪费在了她身上,能跟周姑姑要这么一个恩典,是用了姑娘自己的面子。

她应当为自己讨些好处,而不是只给她做一锅锅巴粥。

听澜几乎都要感动哭了。

“姑娘……”

姚珍珠摆摆手,特别无奈:“我早不说,就是怕你如此,好了,我也不是特地为你,我瞧着周姑姑胃口也不好,一会儿还要端一碗去讨好她老人家呢!”

听澜知道姚姑娘这是安慰她,便也没不识好歹,只低头蹭了下脸:“好,奴婢明白了。”

姚珍珠松了口气。

她最怕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哭了,那梨花带雨的样子,让人看着心疼。

汤圆坐在边上,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点羡慕。

她抿了抿嘴唇,觉得自己在小厨房的日子也不差,她勤快讨喜,伺候姑娘这种活计,中监公公也想着她,就已经很好了。

她这么想着,便又自顾自高兴起来。

姚珍珠瞧她自己笑起来,不由也跟着笑了,这小宫女特别和她眼缘,瞧着就喜庆。

锅巴粥若要祝好,怎么也要两刻有余,三人又不能干坐着,姚珍珠就同汤圆闲话家常。

她不问太孙殿下,也不问贺公公等,只是问汤圆是哪里人,家里如何等等,略聊了几句,汤圆便整个人放松下来。

“奴婢是青州人士,”汤圆说,“头几年青州遭了雪灾,后来开春又大旱,那几年光景不好熬,家中因临着山中溪泉,便也熬了下来。”

汤圆垂下眼眸,只盯着脚上那双略有些破旧的厚底靴。

“那种光景都熬了下来,只可惜奴婢父亲后来还是病了,母亲养育不了那么多孩子,奴婢便自卖自身入了宫。”

“宫里挺好的。”汤圆声音很平静。

八年前,青州大灾。

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却还有更多的人葬身于那一场灾祸中,没能看到现如今的太平。

姚珍珠坐在小凳子上,双手抱膝,那张俊秀美丽的脸庞在膛火中熠熠生辉。

她轻声道:“宫里确实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