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 三章合一(第5/7页)

徐寒梅点了点头:“行,大姐,我听你的。等天稍微凉快一点,我就跟晓菱去省城一趟。”

方翠华再也没有想到,晓菱妈妈居然是个这么听劝的,顿时高兴的眉开眼笑。

只觉得自己这番话没有白说,就算是在晓菱那里也好交待了。

顿时对徐寒梅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

可方翠华其实并不明白晓菱妈是怎么想的。

徐寒梅压根没想自己去看病的事儿。

比起自己的身体,她倒是正正经经想带着女儿去号号脉,让医生给好好开个方子调养调养。

她觉得方大姐说的对,有病治病,没病养身。

她不认为自己的女儿身体有病,可她还是想帮她好好补补。

以前孩子亏了身体,那是家里真的穷,没有办法。

现在有条件了,为什么不对孩子好一点儿?

虽然丈夫一直压着,什么也不让她和婆婆打听,不让她们问。

可她们俩也不是傻子。

她们自然知道家里的东西一天比一天多,食物怎么也吃不完,这都是得了晓菱的济。

那个买晓菱邮票的人,虽然徐寒梅也不知道是谁,但她知道肯定是个大官儿。

而且还是一个有实权,人品不错的好官儿。

别的不说,单说就那么一张邮票,人家前前后后给他们家送来了多少吃的?就足以证明那人是个有良心,也有能力的。

至于为什么会觉得他有实权?

单看丈夫,还有女儿,女婿对那些旧报纸那么有兴趣就可以看出来啊!

虽然他们不在家里提,可徐寒梅总见丈夫拿报纸回来,而且每一次拿回来的,都会很在意。

总是把边角都展的平平的,折叠的时候也会小心翼翼。

而他拿回来的报纸最后都会交给女儿,女儿也会很小心的收藏起来。

徐寒梅又不是个傻子?她脑子也会想啊!

自己一家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出身,又没有什么大干部,要报纸干啥?

还要专门去收集,去找?

不用说,她也知道这肯定和之前买邮票的那个大官儿有关。

徐寒梅知道,在如今这个世道,谁活着也不容易。

每个人都有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可能,那个人是有什么为难之处,不方便自己寻找报纸,就把这活儿再次委托给了他们家人吧?

要不然,那人凭什么都这么久了,还会时不时的给他们家送东西?

想来应该是收集那些报纸换来的报酬。

丈夫不让问,徐寒梅就不问。

可她觉得自己已经把事情给想明白了。

想明白之后,徐寒梅也就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即便接女儿带回来的吃食,也没有什么压力。

这些都是家里人劳动换来的,是他们应该应分的,那有什么不能吃呢?

虽然没有压力,可徐寒梅还是觉得,这事儿长不了。

一个找报纸的活儿,能干多久呢?

万一哪一天,人家不要了,那活儿不就没了,家里的这些好东西不也跟着没了?

所以,方翠华今天这番话,一下子戳到了徐寒梅的心里。

她想趁着那人目前还需要家里帮忙,能时不时的给送点吃的,让家里的钱票都能省下来的时候,赶紧带着晓菱去把身体调养调养。

这样即便将来人家不用了,那身体调养好了,得到的好处还不是孩子自己的?

徐寒梅越想,越坚定了要带女儿再去一趟省城的决心。

这边,姜家的人在一起说着话,那边邵国庆家也热闹的很。

因为邵洋没几天就要走了,杨燕收早早的就打电话过来,说要给孩子送行,顺便两家也聚一聚。

邵国庆想了想,没同意,只说让他们一家子到自己家来,大家聚聚,吃个家常便饭。

听老朋友这么说,杨燕收想了一下立刻就明白了,也觉得自己挑选的时候确实不太合适。

人家舅舅一家还在呢!

出来跟自己聚了,是带着老人还是不带着?

带着吧?人家舅舅和自己一家子也不熟,出来吃自己家这顿席算怎么回事呢?

不带吧?远来是客,还是长辈。

哦,自己一家子出去吃饭了,把老两口丢在家里不管?

别说邵国庆肯定不会那么做,杨燕收自己想想也觉得不合适。

所以,邵国庆一说,他立刻就答应了,说择日不如撞日,他这个周末就来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