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073不安好心的合作(第3/4页)

“说是首都。”

首都的话,倒也说得过去,“你继续说。”

“他们说很少见到这个,想要买回去一些用,但是又担心咱们生产线不干净,非要参观。”

这是铁定不行的。

研究所这边有严格的规定,这些外来人哪能说参观就参观?

就连卫生巾生产线上的工人,都是从研究所车间精心挑选过去的,没敢在外面招工。

怕的就是被人手脚不干净,转手把研究所给卖了。

可那人又说要合作,乔亚洲不敢拿主意,毕竟研究所缺钱,所长他们就出门去找客户了。

他不敢拒绝。

好在阮文回来的快。

阮文又细细问了几句,“那外国人,什么样?”

“瞧着倒像是日本人,他说了句话我没听太懂,叽里咕噜的。”

英语他是能听得懂的。

再加上那人除了个子矮点,跟他们倒是长得差不多。

所以乔亚洲觉得像日本人。

“是吗?”阮文今天上午还上了爱国主义小课堂,这就来日本人要谈合作了?

“辛苦了,我来处理就好。”

乔亚洲的确松了口气,但又觉得自己这样似乎有点不太地道。

“我再去找找所长,看怎么联系上他。”

阮文由着他去,盘算着怎么跟这个日本人打交道。

她就在研究所门口等着,差不多六点半的时候陶永安过了来。

瞧到阮文坐在那里,撑着下巴,在八月份的黄昏下有一种娴静的美,陶永安一时间下意识地屏住呼吸。

知道阮文好看,不过眼下的这种美有点像是仕女图。

美的让人心静了几分。

他有些遗憾,自己今天下午去跟人周旋,没有随身带纸笔。

不然的话,倒是能搞一幅素描。

名字都想好了,就叫《黄昏下的少女》。

陶永安正要过去,脑子里忽的电闪雷鸣,他猛地想起来,“阮文,你之前不一直觉得第二本的构思不好吗?要不咱们换个思路?”

《茱莉亚小姐》反响挺不错,成熟的商业运作让这本侦探小说畅销一时,就连周建明都特意打电话过来,说他的一些美国同学很喜欢这本书。

质量是王道,至于其中有什么女权的影子,其实大部分读者是不会思考这个问题的。

那是评论家的任务。

而评论家尖锐的指出《茱莉亚小姐》的“险恶用心”,用一个女侦探是为了向市场谄媚,讨好女读者。

这样刻薄的评价反倒是让这本书销量暴增——女读者来买单了。

真因为第一本书成绩好,出版社那边继续约稿,并且提高了价格。

之前Joe最终拿到手的是六千美金,而这次价格能翻十倍。

甚至于陶姑姑还打电话说,看第二本书的质量和销售情况,如果可以的话会进行影视化。

影视化。

好莱坞成熟的工业生产线自然是信得过的。

更重要的是,会有更多的收入。

这也导致阮文在动手写第二部 的时候,左右都不满意。

原本构思好的故事都是如此的乏味,越看越面目可憎。

陶永安知道她想玩票大的,也一直纠结。

这也是陶永安暑假回家却跟着他老爹去出版社看书的原因,想要从书里面找灵感。

那些并不算太好的灵感,在这一瞬间都被“黄昏下的少女”所取代。

娴静的年轻女士仿佛开罐器,打开了陶永安的创作思维。

他源源不断的诉说着自己的灵感。

阮文则是在一旁记录着。

从夕阳西下当天色彻底黑了下来。

研究所门前的路灯亮起,陶永安这才觉得自己口干舌燥。

“你觉得怎么样?”

阮文竖起了大拇指,“我回去整理下咱们明天再继续讨论。”

“别介啊,现在讨论,我现在灵感如泉涌,谁知道明天这泉眼会不会干涸?”

小陶同志的文笔有点干巴巴,曾经试着写过两页,然而他自己都不好意思拿出手。

但他擅长构思,男性角度的思考以及对措辞的考量都让阮文受益颇多。

“边走边说,去吃点东西。”

阮文问起了下午的事,“也没啥,就拉着他们东逛西逛,那个小矮子是日本人,身体不太好,走路走多了最后晕倒了。”

阮文:“……”这不是不太好,是很不好。

但挺逗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