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3/4页)
字典这东西是刚需,除非战国每一户人家都有一本,否则迟早都是要买的。若是家中读书的孩子多,甚至可能一家要买两三本,或者更多。
这样庞大的需求量,咸阳就这么一家印刷坊,若是不提前准备起来,自然应付不了顾客的需求。
不过看这负责人的表情,似乎并未相信赵馨的话。
赵馨却也没有继续解释的意思,反正这位负责人也不敢不将她的话放在心上,该准备还是要准备起来。
新出的这本《字海》很快就出现在了书肆的书架上,掌柜还记得之前有一位读书人让自己在这本书上架之后,记得通知他的事,于是赶紧从自己的记事本上翻出对方姓名与地址,赶紧让店小二亲自上门通知此事了。
虽然如今距离对方买书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但因为之前赠送的那一本书确实很有用,这位读书人对自己手上的附赠品的进阶版那是非常有兴趣。
听到消息后,他便立刻跟在小二身后来了书肆,请掌柜将那本《字海》取了一本,就大喇喇地站在柜台前翻阅。
目录索引,偏旁部首,文字释义,相关词组与典故,同义词反义词……
一本厚度惊人的《字海》,直接打开了这位客人的新世界。
他将《字海》这本书拿在手上之后,便再也没办法放手了——
他按照《字海》的目录找到了自己的姓氏,然后看到了自己这个姓氏的来历,以及相关词组与典故,又顺着同义词、反义词找到了另一个文字,然后又开始学习词组典故……
他就这么一直站在柜台前,如饥似渴地吞噬着新知识,完全忘记了时间与饥饿。
一直到,掌柜敲了敲他面前的柜台:“这位客官,您若是喜欢这本书可以明早提前过来阅读,但现在客人越来越多了,您在这儿……”
“这本书多少钱,我买了!”
这位客人不差钱,一听掌柜要赶自己走,立刻就解下了腰间荷包。
掌柜愣了下,赶紧解释:“小老儿并不是对客人有意见,只是客人越来越多,客官站在这儿的时间太长,已经有些阻碍其他客人的行动了。”
本以为掌柜觉得自己不愿花钱买书,在找借口赶人,谁知抬头一看,才发现书肆内早已经挤满了客人。
他吓了一跳:“怎么这么多人?”
掌柜笑着解释:“好像是书肆出了新书一事被人传开了,所以来了不少客人打探情况。”
客人心头一紧,赶紧问道:“这本书到底多少钱?我买了。”
掌柜见他面色如常,并无郁气,这才答道:“因为这本书是范相国主持编撰,书籍范围涵盖无数典籍杂书,所以价格会比较昂贵……”
“多少?”客人咽了下口水,神情紧张。
“一银。”
“哈?”客人瞪大眼睛,“才一银?这样老少咸宜,几乎没有阅读障碍,还能将其用以辅助启蒙的书籍,竟然才只要一银?”
掌柜茫然:“一银难道不贵吗?可是小店内其他书籍,最多也不过几十钱而已啊。”
相较于其他书籍,《字海》的价格真的非常昂贵了。
但那位客人却像是占了什么便宜一样,立刻从荷包里面拿出一两银子递给了掌柜,等他称重后便抱着《字海》赶紧离开了书肆。
其他客人原本并未注意到他,可他这般行径,反倒引起了旁人注意。
有客人便问了缘由。
掌柜也不隐瞒,乐呵呵地将刚才的对话说了出来。
听到与新出的这本书有关,那些客人立刻就动心了,赶紧让掌柜也给他们拿了一本。
看过这本书的内容之后,只要是拿得出钱的人,无一例外都卖了一本《字海》回家。
《字海》之名,很快传扬六国,引起了无数读书人的注意。
没多久,如赵馨预料的那般,《字海》的销售量节节攀升,印刷坊内的存货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而印刷坊印刷书籍的数量,完全赶不上《字海》售卖的速度。
不止《字海》销量狂升,就连书肆内其他书籍也再次迎来了销售高峰——
许多原本不愿接受简体字的读书人,在亲眼看过《字海》之后,同样没忍住掏钱买了一本,可既然连《字海》都买了,其他书籍难道还会因为文字而抵触?
书肆几乎每天都有书籍断货,其中又尤其以《字海》断货最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