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6/8页)

孟茯抱着那白米,一时有些沉甸甸的,想着沈先生肯定把他那些心爱的书和砚台都拿去当了,不然哪里来的银子买米?

但又有些疑惑:“他既然买了粮食,为何要藏在你这里,不与我说?”

惠德听到她这样问,叹了一回:“你那样老好人,真把这粮食给你,你不得救济全村人啊?”

孟茯听到这话,不免是有些后悔,自己给了王春桥家不少粮食,可最后他们也没活下去,反而是王春桥自己逃了不说,粮食还给柳家姑侄俩吃了拿了。

想起秋翠又难过了一回。

但如今外头危险,她也没敢多待,带着孩子们回了村里,挨着水井取水,将装满水的瓦罐都放在背篓里,一行人背着往山上去。

连最小的萱儿,也背了两个瓦罐,加起来有十斤了。

又分了几回,来来去去借着那藤萝,终于将东西全部搬完。

这会儿若飞若光上下已经十分熟练了。

如今粮食和水,又能坚持一阵子了,没了这些后顾之忧,孟茯想起秋翠母子三人,心里难过,又担心沈子房的生死,一夜转辗反侧,如何也睡不得。

精神一日不如一日,想着沈子房为她们一家四口准备好了退路,他自己却在外杳无音信,想到秋翠他们都能叫难民吃了。

于是好几次梦里,都梦着沈子房被大卸八块,装了盘子,叫人蘸着酱油吃,吓得她从噩梦中醒来,满身的虚汗。

然后便病着了,若飞没得法子,下山回了村子里,抓了不少药回来。

她自己强撑着精神,兑了一副药,没得多余的水熬药,便在凹下去的石窝里舂碎些,少剂量吞了。

过五六日才有些好转。

眼见着几个孩子围着自己照顾,心想虽欠了沈子房的大恩大德,但是现在真死了,岂不是辜负了他的一片好心好意?

而且这几个孩子虽聪明,但如果没了自己这个主心骨,到底是小孩子,他们又如何生存?

既然当初成为了孟茯,下定决心不让他们重蹈覆辙,那就不该半途而废。

想是她自己想通了,于是强撑着起来,每日在山洞里适量运动着,精神逐渐好起来。

粮食也吃得差不多了。

孟茯便下山去惠德和尚那里拿粮食,几个孩子也跟着下山来,左右也要取水。

从惠德那里拿了粮食出来,孟茯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看错了,她见到王春桥的衣裳被裹成一团,塞在地母庙旁边的石墙根底下。

那里并不扎眼,孟茯也是偶然看到的。

她最后见王春桥的时候,他身上就穿着这一身衣裳。

回来的时候还听若光说惠德和尚在地母庙后面烧了一个大火塘,上面的架子上油汪汪的,不知道烤了什么。

于是想着惠德和尚抓给自己的肉,她忽然有些头皮发麻,忙给扔了去。

然后当晚做梦,沈子房也被惠德杀了,烤成肉干……

然后她就听到打雷,当即吓得惊醒过来,耳边那雷声却依旧真切无比,几个孩子也爬起身来,大家忙跑到山洞口去。

只见乌黑黑的天空,偶尔出现一道道银色的闪电,将这焦土大地照得明亮,也似要将那黑压压的苍穹撕裂开一般。

随着雷鸣火闪没过多久,豆大的雨就来了。

大家欢喜得忙拿了空着的瓦罐出来接雨水,都挤在洞口外面,恨不得那雨水全打在自己身上,能将这几个月的污垢一洗而净。

大雨下了一夜,第二日便出太阳了,风带着些暖意,如果不是入目还是一片焦黄,孟茯会觉得春天来了。

但来了一场雨,说明这老天爷还是真的开了眼。

果不其然,当晚又继续下雨。

连续两夜的瓢泼大雨后,天气终于逐渐恢复了正常。

孟茯仍旧没等来沈子房的消息,从惠德那里得来的粮食也吃得差不多了,如今从山洞口朝远处看去,依稀能见着些浅浅的绿色了。

这最先复苏过来的,自然是那野火烧不尽的野草。

水井里的水已复位了,她家门口那烂泥塘里也开始出水,一切似乎都恢复了正常。

孟茯也搬回来住,只是如今面对着秋翠家空荡荡的房屋,想到秋翠一家,心里总是难过。

还有隔壁沈子房那里,再也不见灯火。

但日子还是要继续过,粮食没了硬着头皮去惠德那里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