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幼儿园虎将(第3/4页)

卡皮察一拍手:“好主意!”

二十多分钟后,卢瑟福优哉游哉回到办公室,先同李谕握了握手:“院士先生,你好。”

“你好,卢瑟福教授,”李谕接着指向旁边的卡皮察,“刚才我遇到了一个非常有天赋的学生,非常想进入您的实验室。”

“卡皮察,你还在?”卢瑟福疑惑道,“我并非不接纳你,只是今年名额太满。”

他果然说了这句话。

卡皮察立刻说:“教授,您做实验时可容忍的误差是多少?”

“2%到3%吧。”卢瑟福说。

卡皮察微微一算,说:“现在卡文迪许实验室有三十多人,误差率2%到3%,就意味着可容忍的人员误差是0.6到0.9,再考虑四舍五入,正好可以多容纳我一个。”

卢瑟福一愣,旋即笑道:“好小子,竟然从我嘴里套话!你的要求我可以考虑,但我还需要对你的情况进一步了解。”

他这么说,基本就代表接纳卡皮察了。

卡皮察高兴道:“我擅长实验,绝对能帮上教授大忙。”

“是吗?”卢瑟福存心考他一下,“我这里说得上人才济济,最近遇到一个问题,大家都无法解决。”

“什么问题?”卡皮察问。

卢瑟福带着他们进入实验室,指着一台功勋卓著的仪器说:“我们经常测量α粒子速度,但这台仪器的螺线管总会被电磁热效应烧毁。我想了很多降温的办法,都不行。”

卡皮察思索一会:“给我一周时间,能搞定。”

“一周?”卢瑟福并不相信,“别说一周,你要是一个月可以解决,我都会无条件接纳你进入实验室。”

卡皮察自信道:“只要教授给足经费,轻轻松松办到。”

“那我拭目以待。”卢瑟福说。

此后的几天,卢瑟福先让他试试拳脚。

李谕则参加了几场皇家学会的报告,像李谕这种神出鬼没,一年参加不了一两场皇家学会物理大会的外籍院士也是罕见。

不过皇家学会非常给李谕面子,能留住就行,寻常会议参不参加的,人家压根不在乎,甚至已经习以为常。

李谕顺便又在剑桥的一座花园开了一场讲座,讲完后,发现到场的还有林长民、林徽因父女以及徐志摩。

林长民现在是国联的中国代表,笑道:“我们特地来给院士先生捧场。”

“多谢林代表,”李谕说,然后问徐志摩,“你不是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哪?”

徐志摩说:“我讨厌美国社会那种资本强烈主导的疯狂和贪婪性,在我看来,英国的现代民主政治是最好的政治制度。”

“这么说,你转到政治系了?”李谕问。

“是的,我就在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政治经济学,”徐志摩说,“虽然我出国的初衷是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手段,走实业救国路子,但两年过去,我发现自己看见烟囱就感到厌恶,同情那些在大工业机器轰鸣声中辗转挣扎着求生活的劳工。所以我改变了看法,如今信奉新文艺,对政治有兴趣。”

李谕淡淡一笑,以徐志摩的性格,可不适合当个政治家,但不能直接说出来打击人,于是说:“英国号称雾都,和你在美国看到的样子没有差多少,甚至德国、法国也都差不多。”

“我认为不一样,”徐志摩说,“德国人太机械,法国人太任性,美国人太浅陋,只有英国人堪称是现代的政治民族。英国人是自由的,但不是激烈的;是保守的,但不是顽固的。”

诗人的感触,真心有点主观。

好在徐志摩也就这时候发表发表看法,并没有真正从政,他还是适合进入文艺领域。

林长民委婉道:“人都是复杂的,做国联代表后,我更能体会顾维钧当时的处境。”

不知道徐志摩有没有听出林长民话中的意思,他此刻似乎没有继续聊政治的心情,对林长民身后一直默不作声的林徽因说:“徽因,康桥风景很好,我带你去那条河看看。”

林徽因轻轻说:“徐大哥,你的夫人也来到英国了,甚至怀了身孕,你带她看过了吗?”

“带她来干什么,都是一些过往的负担。”徐志摩说。

林徽因摇了摇头:“我要和父亲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