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为人三思(第4/5页)
相比较之下,自家父亲倒是很贴合《老子》开篇的那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所谓刍狗,是先秦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在祭祀时,它被世人所膜拜。
在祭祀后,它被世人废弃于野地,任人踩踏。
自然和天地没有私心和分别心,它将万物看做是平等的。
这点,圣人也一样,他将百姓看做是平等的。
或许在自家父亲看来,除了亲近之人,其余人都是平等的。
官员、儒生、百姓、牲畜……
这些人或动物在自家父亲看来,实际上都是一样的。
兴许到了这一刻,朱瞻壑才勉强理解了“天子”的意思,也理解了“天子”的沉重。
古往今来,有谁能像《老子》之中所说的“天地”那般平等的对待任何存在?
哪怕是自家父亲,不也还是需要顾忌父子关系吗?
“先放置着,让他们这团雪球再滚大一点。”
朱高煦手执朱笔,机械性的处理着一件件政务,丝毫不把这上万人,数十万人的未来放在眼里。
“可百姓……”
朱瞻壑想说百姓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将会被不断的盘剥,但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了。
这批人盘剥百姓,那换一批人就不会盘剥?
当然不可能,这群人如果真有那么好,就不会贪腐了。
朱瞻壑突然担心起了江淮,他担心自己的这位好友也会在地方上迷失本心。
“百姓被盘剥固然可怜,但反复折腾是最损害百姓利益的。”
朱高煦忽然开口,带着几分教育道:
“先把当下的事情办好,让百姓可以把一部分钱领到手回家再说。”
“等百姓回了家,我们就可以动手了,而动手在于将这部分侵占的财富收回国有,再通过较为公平的手段与政策发给百姓,这叫资源分配。”
“尽管在分配的过程中,兴许会有许多人加入其中,将原本制定好的政策破坏,但只要一百份肉能有二十份肉分到百姓手上,那就代表政策的成功。”
“至于被贪墨的八十份肉,便可以像你手中账本这样保留记载,等到百姓没有肉吃的时候,你便要狠下心来对这群家伙割肉,用这群家伙的肉喂给百姓。”
“这个天下就是人吃人的天下,不同的是,我们天家站在最高的位置,在某段时间可以做到随意的分配餐桌上的血肉。”
“想要长期的掌握分配权,就得有足够的血肉来培养猎犬,让猎犬来威慑餐桌上不服气的其它人。”
“猎犬是军队,而血肉是资源,至于能支配这一切的主人是谁,取决于餐桌上坐着的人是谁。”
“餐桌的主人会换人,有的主人身强力壮,有的主人孱弱愚笨。”
“如果主人孱弱愚笨,那主人也有可能被抬上餐桌。”
“我与你说这些,是想让你知道,你要是不想分他们的血肉,你就得分自己的血肉。”
“你如果什么都不分,那百姓就会想分你的血肉。”
朱高煦将话说完,他不知道朱瞻壑懂没懂,但起码他说了。
“儿臣……”
朱瞻壑似乎还没从朱高煦所说的那个人吃人天下中走出,朱高煦也很有耐心,一边处理奏疏,一边等待他开口。
片刻后,朱瞻壑这才艰难道:“儿臣懂了。”
“你不一定懂了,但是没事,以后你会懂的。”
朱高煦放下了朱笔,叹了一口气的同时看了看朱瞻壑。
“有白的地方就有黑,完全杜绝所有的黑是不可能的,但你得控制好这个度。”
“用人要用对,不能被人遮蔽双目,蒙蔽双耳。”
“只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你才能真正的驾驶好大明朝这辆马车。”
“我其实不太想让你去陇川,因为那里被人治理的太干净了。”
朱高煦似乎在夸赞江淮,可他的意思是太干净了也不好,故此朱瞻壑忍不住道:“干净不好吗?”
“干净可以,但有的时候太干净就是物极必反。”朱高煦看着朱瞻壑那不服气的眼神。
“他不可能一辈子坐在那个位置上,也不可能保证自己能一辈子的坚守本心。”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