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日不暇给(第4/5页)

朱高煦十三岁入京读书,接受傅友德、冯胜调教,被朱元璋连哄带吓改了性情,又被朱允炆软刀子针对。

十五岁去了渤海就藩也不能休息,征西阳哈,守鸡西关,血战哈剌兀。

十七岁北征兀良哈,捣毁兀良哈秃山。

二十岁起兵靖难并攻破南京,即太子位监国,二十二岁推行永乐新政……

在亦失哈看来,自家陛下的经过,古今往来还真没人能比肩,同样的年纪,李世民雁门关救隋炀帝,可自家陛下已经捣毁兀良哈秃山了。

李世民因病而兵败浅水原时,自家陛下已经虎踞辽东,渡海拿下登莱二州。

李世民柏壁鏖战宋金刚时,自家陛下已经攻破南京城,扶父即位。

古往今来,还有谁能以同样的年纪胜过他,这点亦失哈想不出来,甚至觉得今后也不会再有。

拿他对比自家太子对比,着实有些难为人了。

“漠北这几年不会有什么战事,但始终还是防备点好,你和胡纶与王戎、孟章交代一声。”

“奴婢领命”亦失哈应下,而这时班值太监也送来奏疏。

“陛下,礼部送来奏疏,帖木儿国国主沙哈鲁遣其长子兀鲁伯、次子依不喇、三子贝孙忽,以及四子苏玉尔和五子居其出使天朝,使团人数三千余人,是否接待?”

“有朋自远方来,自然要好生款待。”

朱高煦眯了眯眼睛,他很清楚这是沙哈鲁对大明实力的一次试探,故此他开口道:“让曹国公好好款待使团,另外让使团走河西、宁夏、河套、大同的路线入京。”

“奴婢领命!”班值太监退下,亦失哈也躬身道:“陛下,这沙哈鲁的使团来者不善啊。”

“是来者不善,但若是利用好了,也能让他继续老实十几年。”

朱高煦摸了摸八字胡,同时开口说道:“让他们看看朝廷在甘肃和宁夏、河套经营的情况,尤其是让他们了解西北铁路,好教他们知晓,帖木儿逾越不了的西域,朕轻松可定。”

朱高煦这话非虚言,只要沙哈鲁不傻,就应该知道半个月投送十几万兵力前往哈密是什么实力。

大明海上的力量他们已经见识过了,这次让他们见识见识陆地上的力量。

“东察合台汗国汗国这些年对我们的防备渐渐加深,这些年屡次要求入贡,显然是在观察朝廷的动向。”

亦失哈开口说道:“西北铁路一旦竣工,恐怕他们会将矛头调转朝廷。”

“调转才最好,若是不调转,朝廷怎么收复西域?”朱高煦摸着八字胡,靠在椅子上自信张扬。

“适当展示实力,才能更好的治理天朝麾下的藩属国们,尤其是东北的那两个家伙。”

朱高煦所指的是朝鲜和日本,而近段时间他们的摩擦也不少。

“朝鲜和日本近来在昆仑洲矛盾越来越大,双方先后三次增兵,眼下朝鲜有兵九千,日本一万二。”

“若是双方打起来,那朝廷是否要管一管?”

亦失哈在询问,朱高煦颔首:“管是要管,但得看情况。”

“朝弱扶朝,日弱扶日,让他们把目光放在昆仑洲,而朝廷转对他们的本土进行商品倾销。”

“我听说,这些年来,朝鲜日本两国多有百姓奔逃进入辽东、隐歧?”

“没错。”亦失哈点点头。

“这是好办法,让两国百姓都向往天朝,那日后一旦他们有不臣之心,天朝也好收拾他们。”

朱高煦靠在椅子上,亦失哈为他斟茶。

抿了一口茶水后,朱高煦才继续道:“老挝的土司不太安定,若不是车里尚不能补给大军,我倒是想着手将当地改土归流。”

老挝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按道理来说朱高煦不该投入兵力来对这里改土归流,可架不住当地有澜沧江(湄公河)通航全国。

有了水运,那地形就不再是难题。

老挝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光朱高煦记得的就有煤炭、铜、金、银等资源。

在后世当地之所以贫穷,主要还是因为交通不便,以及技术落后和资金不足,所以无法开发出足够的金银铜矿。

由于地形问题,当地的土司基本没有太多联系,故此拿下这里并同化并不困难,拿下后大明就能海路连接暹罗、甘孛智和占城,能更好的控制这三个藩属国,也能让云南获得南洋的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