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硬顶上(第3/5页)

至于河谷西边的战事,则是有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坐镇。

虽然是夏季,但凌晨的河谷依旧寒风凌冽。

脱欢带兵巡视了部众,现在他们距离主战场有四十余里,明天得想办法继续向东走三十里,然后渡过色楞格河,等待这一仗的结果。

在脱欢看来,他的父亲不会输,但他却忍不住的担心。

“台吉,您不用担心,即便我们无法围歼朱棣,也能从容撤退。”

“您必须养好精神,带着我们明天渡过色楞格河。”

千户安慰着十三岁的脱欢,脱欢也点了点头,虽然年纪还小,却已经懂事许多。

“我的舅舅现在在干嘛?”

脱欢不忘关注自家舅舅,千户也回答道:“他在自己的帐篷里。”

“看好他的手下,别给他们趁乱突围的机会。”脱欢交代了一句。

虽然是舅舅,可本雅失里的价值他也很清楚。

现在大战即将开始,如果本雅失里带着他的那些人搞事情,那很有可能会影响全局。

想到这里,脱欢眼神都冷冽了许多。

与此同时,休息了几个时辰的马哈木从帐篷之中走出,站在黑夜的高丘边缘,低头看着低处休息的明军。

“他们脱了甲胄没有?”

马哈木询问自己身边的贵族们,他们纷纷摇头:“我们的哨骑没办法靠近他们,不过他们应该不敢在这种情况下脱下甲胄休息。”“火器吗……”马哈木略皱眉头,同时看了一眼天色。

“大汗,为什么我们要进入河谷,明明在平原我们更能进退自如。”

一名贵族忍不住询问,马哈木则是看着天上的浮云,脸上挂起笑容:“明天你就知道了。”

“明天,就是我擒龙的日子……”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马哈木忍不住的激动起来,然而他的想法已经被朱棣所洞察。

休息三个时辰的朱棣起夜,首先看的便是上空的天色。

他眉头紧皱,伸出手感受了一下风的速度,随后和身边人要来了一支燧发马枪。

在兵卒装药后,他果断扣动扳机,然而以往点火率高达六成的燧发马枪,此时却哑火了。

朱棣连续扣动两次扳机,最终才点燃了药室的火药,在漆黑的夜里发出了清脆的枪声。

“把军中指挥使及以上的将领召来我的大帐。”

见识了刚才的情况后,朱棣紧急将孟章、王义等人全部召集而来。

一刻钟后,朱棣坐在帐篷之中,依旧镇定的说道:“马哈木引我们进入河谷有很多原因,其中主要是天气。”

“我看了看天色,明日即便不是下雨,也应该是大雾天。”

“按照老二的说法,大雾天空气湿度大,所以燧发枪的点火率会下降,火绳枪更为稳定。”

“另外,我察觉到了今夜的风速也很大,这说明明日很可能会下雨。”

“这种情况,你们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朱棣询问众人意见,但姿态却依旧不减,显然他自己已经有了答案。

“在堑壕之中挖深排水渠,然后在堑壕上方铺上帐篷,躲在帐篷里射击。”

“不行,那样不利于排枪,我们应该趁现在还没下雨,主动出击。”

“天色太黑,不如再等两小时清晨出兵。”

“清晨河谷一定有大雾,点火率会下降。”

指挥使们争吵一团,朱棣见状看向朱能,朱能也没有辜负朱棣的目光,不假思索的起身作揖道:

“火枪用不了就用不了,只要火炮能用就行,况且平日里训练,弟兄们都没抛下短兵交击的本事,我军完全可以用帐篷为火炮遮风挡雨,开炮时掀开帐帘,对马哈木正在冲锋的骑兵炮击就足够。”

“况且,下雨我军不好打,胡兵就好打?”

“他们居高临下,一旦下雨,山体必然湿滑,届时恐怕还没冲到我军面前,便要栽倒一大片。”

“此外,下雨使用弓箭的成本极大,自古以来除了前元在攻打南宋襄阳时曾经冒着大雨使用过弓箭外,其余胡人从未在雨天用过弓箭。”

“最后,瓦剌兵马最多六万,而我军在此便有四万,即便没有火枪,也能击垮胡兵。”

朱能一席话赢得王义、孟章点头赞同,朱棣也颔首道:“别忘记我大明朝是以淮西长枪兵起家,没了火器和箭矢,玩刀枪俺们汉人也是胡人的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