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定额之争(第4/5页)

这岂不是说,他早就料到了朱允炆会削藩,而他也早就准备谋逆,所以才会花费那么大资源去培养这群学子……

杨士奇退回了位置上,不再发言。

见他与解缙都不开口,胡广与胡俨也不说话了。

“既然无异议,那就以山东为试点,执行新政吧。”

朱棣看着朱高煦怼回解缙、李至刚等人的场景,心里不免畅快。

和文人玩嘴皮子、笔杆子是他最不愿意干的事情,他更愿意用纪纲来解决这群人。

想到这里,朱棣也沉了眸子,看向了一直没有发言的一名官员。

那人似乎感受到了朱棣的目光,抬头确定过后才站出来作揖道:

“陛下,臣左都御史陈瑛弹劾刑部尚书雒佥,左佥都御史俞士吉,大理寺少卿袁复,御史车舒贪婪暴虐,结党营私,隐匿庄田,欺诈百姓,蒙骗圣听……”

“荒唐!”

陈瑛突然的弹劾让群臣都感到了诧异,而被弹劾对象之一的刑部尚书雒佥更是当场反驳。

只是他反驳过后便反应了过来,定然是自己给皇帝的上疏引起了皇帝的不满,如今却是遭了报复。

雒佥前些日子曾经上疏朱棣,指责他的用人之道,认为朝廷用人应该新旧兼任,而朱棣只喜欢用燕王府时期的官员,这并不是公正之道。

何况朱棣登基以来,多次让光禄寺设宴给燕府旧臣,致使宫城开销增多,这都不是圣君该做的事情。

雒佥上疏的这些事情都是朱棣最忌讳的事情,因此前些日子他将奏疏出示给群臣,群臣也没有人附和雒佥而触怒皇帝,让朱棣更觉得雒佥包藏祸心。

至于除了雒佥外,陈瑛所弹劾的其它人,基本都是上次散播朱棣与朱高煦针对藩王改封言论的参与者,把他们抓住来弹劾为典型,也是为了杀鸡儆猴。

“陛下,臣建议派都察院官员彻查!”

陈瑛得了朱棣的授意,自然不怕雒佥报复,甚至他都不觉得雒佥能活过今天。

“好……”朱棣没有掩饰自己对雒佥的不满,这让雒佥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臣告退!”雒佥眼见皇帝不信任自己,便也不想继续留下惹朱棣嫌弃,作揖行礼后离开了武英殿。

他的举止让朱棣更为恼怒,可这时朱高煦却开口道:“不如让东宫也参与彻查吧。”

“嗯?”

朱棣诧异看向朱高煦,他没想到朱高煦居然会横插一杠,只是当着群臣的面,他也不好教训朱高煦,因此便颔首表示同意。

见朱高煦走出来,郁新便立马明白了朱高煦要保雒佥,当即站出作揖:

“陛下,市舶司今日也送呈了对日贸易、税收的奏疏。”

“念吧。”朱棣显然不太高兴朱高煦的举动,因此冷着脸让郁新开口。

郁新见状也不以为意,拿出奏疏诵读了起来。

简单来说,今年市舶司对日贸易进行了两次,第一次是郑和的下东洋,第二次则是在下东洋成功后的海运商品。

第二批商品成本六十余万贯,如果成功卖出将会获利近三百万贯,不过由于郑和下东洋的货物量太大,因此运往隐歧的商品陷入了滞销的局面,但这也正常,毕竟这批货物原本就是保证能销售到明年六月而准备的。

但总体来说,两批货物一共售出二百九十六万四千余贯,其中的七万七千六百贯被市舶司以商税的名头,转交给了足利义满。

七万七千六百贯对大明来说不多,可对于足利义满来说却是一笔大收入,足够养三万多足轻。

尽管足利义满还要从中分出一半给京极家,却也能是一笔大收入了,何况是否真要的分一半给京极家还另说。

眼下的局面,无疑是足利义满和京极家联合大明用经济贸易来收割日本贵族和守护们,而贵族和守护们又用贸易所得来收割国内平民。

短时间来看,在日本国内白银与铜钱还算充沛的情况下,日本还不会出现什么矛盾。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市舶贸易将会引发日本国内白银铜钱外流。

只不过京极家已经在使用大明的火药以及灰吹法等技术来开采石见银矿,足利家则是可以通过隐歧市舶司获得大量铜钱,他们在这场大明经济掠夺日本的资源的戏码中作为作为既得利益者,很难斩断与大明的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