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风起云涌(第5/5页)
吉林城十七万百姓,却有耕牛挽马骡子合计八万余头、匹,本就十分饱和,带个几千头南下不是什么大事。
“殿下,这均田之后,三万卫的粮食如何自处?”
孙铖询问关键的问题,要知道在渤海因为粮食获取困难,因此渤海只需要记下每家每户分田数量多少,并不用按照田地产出来分配粮食,而是统一的交出口粮。
这样大锅饭的制度,只适合开荒时期的渤海,却不适合三万卫,因为三万卫的田地中不止有军屯田,还有独属于军户的余田。
余田虽然被课以重税,但收获的粮食起码都是军户家属自己的,这是渤海不曾有过的现象。
孙铖询问,也就是询问朱高煦是否要定下渤海自己的赋税制度。
这个问题,朱高在入关这一路上便已经想过,因此他开口说道:“从今年秋收起,各家各户各自收获自家所划田地粮食,每亩土地就地征收正赋,赋率为五赋一,其余过往杂税皆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