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得陇望蜀(第3/5页)

“这样吧,草民明日就带着毛皮人参返回江南,八月末就能带回粮食给殿下。”

说到这里,杨彬又作揖道:“只是粮食的数量太大,加上从三万卫到吉林城这一路不太平,因此希望殿下调兵护卫。”

“这个好说……”朱高煦看向了亦失哈:“你让张纯带着二百兄弟陪着杨善人带货物南下。”

他没有让林粟跟着杨彬南下,因为眼下的林粟还在学习中,反倒是张纯可以借这个机会去南边走走。

“既然如此,那草民告退……”

杨彬知道朱高煦这样的存在日理万机,所以在生意谈好后没有继续留下,而是识趣的准备离开。

朱高煦见状也让一名兵卒送他回住所休息,同时在他走后对亦失哈询问道:“水泥场如何了?”

“回殿下……”亦失哈作揖回答:“如今每五日驱马队前往三处矿场拉运料子,每次可拉回五百石料子。”

“当下场中雇了二百个健妇,使用六十头牛拉拽,每日可以研磨配置出三千斤,每次料子可用二十五天,现在已经存了四万多斤水泥了。”

“好!”听到水泥的产量和存量,朱高煦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尽管依照当下的产量,吉林城的水泥场一年的产量都不如后世一个小型水泥场一天的产量多,但对于朱高煦和吉林城来说已经足够了。在他规划的吉林城屯垦水渠图中,水渠总长度是二十六里,可以浇灌十五万亩耕地,需要用到七十八万斤水泥,以一千人来算,工期需要整整九个月。

只要有了水泥,河沙和碎石都可以从旁边的松花江中获取,顺带可以将松花江简单清淤,不至于来年水漫河堤。

这个时代的吉林城要到九月末才会降雪,也就是说朱高煦他们差不多有三个半月的时间。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六月中旬就得动工,到时候能攒到十五万斤水泥,大概可以修建五里水渠,能灌溉最少三万亩耕地。

这样的灌溉面积,对付今年吉林城这难以突破三万亩的耕地,绰绰有余。

唯一让朱高煦有些焦急的,就是兵卒们的学习进度太慢,而且吉林城的基建严重拖延了他们的练兵进度。

因此秋收前对西阳哈的行动,朱高煦还在迟疑要不要推到明年开春。

他不记得明年的兀良哈南侵大宁是什么时候,如果是秋季还好,就怕是早春和夏季。

有这个不确定在,朱高煦只能硬着头皮将计划进行。

他必须在秋收前击垮西阳哈,从西阳哈那里获得足够的牲畜和人力。

“殿下,您其实不必自扰……”

亦失哈忽的开口,尽管他不知道朱高煦为什么那么急迫的安排各种事情,但他却能看出朱高煦承受的压力。

“那西阳哈若是来犯,奴婢拼死也会为殿下手刃他。”

亦失哈向朱高煦做出保证,听得朱高煦露出笑容,但他却未曾打击亦失哈,只是起身拍拍他的肩:“我相信你。”

话音落下,朱高煦也准备回府吃饭了。

不过他带着亦失哈还没走下城墙,便见到了王府方向有马匹疾驰而来。

不多时,张纯骑着马出现在了朱高煦的面前,并及时勒马。

“殿下,好消息,魏国公与诸将于四月十七日平定侬贞祐叛乱,侬贞祐死于阵中,广南七千罗夷全军覆没!”

张纯脸上洋溢着高兴的笑容,双目中都是激动的光芒。

不止是他,就连亦失哈听到这消息都激动地看向了朱高煦,毕竟在他们看来,魏国公徐辉祖可是朱高煦的亲舅舅。

只是相比较他们,朱高煦脸上的笑容就有几分僵硬了。

他倒是没想到云南三部土司叛乱居然只持续了不到十个月就被平定,尽管他知道瞿能、沐春、宋晟、何福等人都是当今名将,但这叛乱北平的消息还是让他有些哑然。

过了片刻,他才强装高兴:“如此,舅舅恐怕要被陛下褒奖了。”

伪装间,朱高煦心神不定,他没想到麓川居然沉住了气,没有趁着云南精锐都在广南而悍然起兵。

他明明记得麓川在洪武晚期与大明打了好几场,怎么现在一点动静都没有……

来不及猜想,朱高煦只能摆手大笑:“叫上傅让他们,今日要在王府摆上几桌酒席才能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