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17赛季COC分站(第4/8页)
【为前一个阿丑的大D不服,他比这人跳得还好,都不凿冰的,怎么goe才给了0.89】
也不是所有欧美的选手都会被偏待。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更吐槽ISU裁判。
就这么一个“静止”,就在画面上顺着每个人选手的冰刀给出了一道虚线辅助标识进入和滑出的弧线,引起的议论就掀翻了天。
很多刚看花滑的人纷纷表示,很喜欢这样的标注,因为他们之前不是很了解跳跃该怎么计算,进入啊滑出啊,还有怎么看转了几圈啊,是有点困难的。
入门高就会阻挡一部分观众,只有降低了门槛,才能涌进来更多的人。
【哇,看着好直观啊】
【原来跟比赛直播是这种感受,慢放真的很照顾我们这些人了,我每次都数不清楚周数】
【哈哈哈跳跃的时候运动员的表情好鬼畜】
表情问题就是另一个内容了,当即就有人在评论区科普起来,弹幕里也在刷,好些直播观众都表示学到了学到了。
一派向学的其乐融融。
另一边,因为有了WINGS的数据,其他媒体平台的解说们终于可以结合数据来展开他们的分析了。
很快乐,Noah认为,特别快乐!
“我对去年COC的这个系统就很感兴趣了!没想到今年可以在赛场上就见到!这句话我说了二十遍了,但我还是要再重复一遍!”
“我会结合所有的数据告诉你,这个系统究竟有多么的好用!该死,ISU真的应该把它引入!”
如果说孙娅然和齐妍代表的是主场媒体,要顾及到央视的沉稳脸面,那么,这个敢怼敢说的欧体解说,则是什么都敢叨叨了。
央视直播岁月静好,承接赛事的直播平台虽然吵闹但至少没有官方带头,连请来的解说也比较温和,说着一些“这位选手跳跃能力很强”、“他以前拿到过多少冠军”这样的话。
解说也有自己喜欢的选手,于是就会夸赞一番。
但Noah,他很会怼,且沉迷于亲自上场与杠精们开怼。
可能欧美的明星网红这类的公众人物,都不吝啬亲自撕x吧,也是一大看点了。
“哦哦哦,看看这位来自美国的选手Morton He吧!他是去年的世锦赛第二,不错的成绩,有着很好的三种四周跳储备。掌握了T、S、Lz,据说他也会F,不过我没见到。”
“男单就是如此,虽然他在Jr时期没有拿到世青赛冠军,也只是JGPF的第二名,但至少,他在Sr时崛起了。”
“他的S跳其实很不错,只是T跳踩刃还有过度的提前转体的毛病,我知道ISU不抓这个,也知道很多人都夸他高远度很好。”
“嗯对,一个过度提前转体的,高远度俱佳的选手。”
最后这句话可太损了。
Noah:“很多年纪大的,已经二十六七的男单选手在现在的四周跳大战里,跟不上时代了,所以退役。但是随之而来的,这些所谓的三四、四四选手,我真的想问,你们确实是坚定地认为,你们的四周跳就是真正的四周跳吗?”
为什么老将们、退役的老将们在早些年份时被冰迷嫌弃,可到了最近两年却被频频夸赞?
以前认为他们高度一般、跳跃待机长,现在一看,嗯,至少人家的跳跃是标准的,亦是合理的。
可能一两个冬奥周期之前的冰迷们也没有想到,“四周跳大战”带来的,不是热闹,而是层出不穷的跳跃毒瘤。
Noah:“跳跃不标准的大有人在,对此我只想说,没关系继续练就可以了。但我不想被迫认可某些跳跃,不,我不想承认。”
【对对对我也觉得!技术不正确的话咱慢慢练就是了,没什么问题,我就是烦那些F错刃还非说没错,存了非说没错,真是有病】
【对有的选手就很严苛啊,错刃就是错刃,平刃就是平刃,怎么到了某些国籍上,错的平的就都是对的了呢】
Noah:“哇哦,他跳后外点冰四周了!如果是我的话,我会给-3,因为这个直接踩实了!压根就不能称之为点冰跳!”
大鹅的男单也踩了,然后人家被扣了。
可这位阿美的选手,他这个技术动作对应的亮灯居然是绿色。
Noah气得现场翻了个白眼。
他边吐槽边点评:“刃跳还是可以的,他短节目里没有放4Lz,而是一个4S。嗯3A落冰了,质量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