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7/7页)
“哦?”刘协笑道:“看来你是很有信心呐。”
孙权朗声道:“陛下以己衣衣臣,臣蒙此隆恩,怎能辜负陛下厚望?”
刘协微微一笑,走到孙权身旁,与他比肩而立。虽然孙权壮硕些,刘协高挑些,且相貌也不同,但若是从背后看来,此时两人着一样的衣裳,难免有些相似的。
刘协玩笑道:“子脩,你看朕与他,像不像兄弟俩?”
孙权忙退开一步,连称不敢。
曹昂垂眸默了一默,这才上前,温和开口安抚众人,道:“陛下嘉许孙郎官,随口一语,倒是要叫孙郎官惶恐了。”
刘协却并非随口一语,问道:“你可知救的是谁?”
孙权心中一动,此时他若无意,便要答不知。但是他即将离开长安,就算他不得不离开,若能迎娶一位陛下身边的女子回江东,也就不算与皇权断了关系。
“臣……她……乃是阳安大长公主之女。”
“既然做不得朕的兄弟,”刘协轻轻一语,挑动无数人心事,“那要不要做朕的亲戚呢?”
孙权面色涨红,立在原地,若立时跪地谢恩,不免显得托大;可若是推辞一二,万一真失掉了这大好机会……
刘协笑道:“你回去想一想。”他没有把话说死,还是要让刘清去问一问阳安大长公主与伏寿等人的意愿的。在他看来,孙权与伏寿年岁相当,不管是相貌家世,都算相匹。孙权略跳脱些,伏寿沉稳些,倒也相宜,况且方才所见,救人者与被救者都未必无意,若果真能成,不失为一对佳偶——对于朝廷政局而言,也大有裨益。
自西山回宫的路上,曹昂应召,在乘舆内陪伴帝王。
“这桩婚事,只怕要惹怒阳安大长公主。”曹昂明了皇帝用意。
刘协已宽去骑装,换了舒适的常服,闻言笑道:“君不闻,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朕为人间帝王,尚且不能心想事成。又岂能事事皆如她所愿?”
曹昂莞尔,又道:“德祖(杨修字)准备了满腹文章,要借着今日诉给陛下,陛下听一听么?”他今日始终陪伴皇帝左右,旁人纵有显能的心,却也没了机会。
刘协仰躺榻上,随着乘舆规律的晃动,半眯了眼睛,翘腿闲闲翻着一卷书,懒懒道:“今日且没有精神听他的宏图大略。”对于刘协来说,青年人的理想纵然热切动人,但难免失于天真稚嫩,他是要包容着去听,去赞赏的。
曹昂恐怕有自己在这里比着,要寒了杨修的心,朝廷此时还是要拉拢士族的,因笑道:“陛下方才还说人生不如意者……”
刘协无奈坐直,整一整衣冠,叹气道:“让他上来吧。”
曹昂微微一笑,便告知汪雨去传杨修,目光落在书匣中,又道:“陛下这卷古籍臣未曾见过,可否赐给臣一观?”
刘协不以为意,随手抽出来递给他。
曹昂谢过,退出乘舆,将拢在袖中的那一瓣御赐的红蔷薇仔细展开,夹入书页中,与骑马赶上来的杨修点头致意,便远远退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