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古代赈灾下(第3/3页)

古代施粥到了第十二天,顾记施粥点的肉开始变少,除了新位面那边越来越难遇到野猪之外,古代这边好些人也在嘀咕,百货铺的人到底是养了多少猪,才能供应这么久。

要知道,古代养猪技术落后,加上驯服野猪的历史尚短,一只成年家猪体型较小,能有七八十斤的重量都算是养的膘肥体壮。

按照顾记施粥点的出肉量,这一天得有六七头猪,十几天下来,那就是七八十头猪被宰杀。

第十二天,粥里的肉变少,可能只能看到油星,但看不到肉,反而在所有人眼中是正常的,甚至有许多人暗地里脑补,觉得百货铺是将自己家的养猪场几乎全部宰杀,来供给给这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现在是雪灾,百货铺倾囊相助,每天哗啦啦的银子往外流,也不知道得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过去是铅笔、想必和宣纸,明明那些东西弄的好了,也能卖上高价给别人,比如行军的时候,用毛笔多麻烦,这时候有铅笔就方便多了,字写错了不需要换纸张,更不需要把字划掉看的脏污一片。

比如长途跋涉去什么地方的时候,路上用这种笔用于书信更方便。

一支笔、一块橡皮,和十张宣纸,此为一套,让别的商家来卖,这一套可能二钱银子都买不到,百货铺却往外卖出去20文!

这20文,可能都没有那一套‘学习用具’成本的十分之一吧!

百货铺的幕后东家每天得自掏腰包多少来供应天下读不起书的读书人啊!

越脑补就越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