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三合一(第3/7页)

这吐槽,景隆帝听了想打人。

说到这儿,齐王就万分嘚瑟,“老头儿现在才不会骂我,皇兄说了,日后他继续给我撑腰!气得老头儿都顾不上装病,抄起鞋子追着皇兄在养心殿跑了好几圈,精神得很。”

虞衡就觉得……太子挺惨的,这一局分明是景隆帝和齐王的对决,最后挨打的却是太子,齐王皇室团宠实锤了。

齐王还愤愤不平来着,“老头儿脾气真是越来越大了,知道自己马上就可以不当皇帝了,都不想着维持着他笑面虎的做派了,好好的儿子说揍就揍,他真的是变了。”

这话虞衡也就随便听听,不置可否。齐王这明显就是嘴上抱怨心里炫耀,谁顺着他的话吐槽谁傻。

果不其然,虞衡不捧哏,齐王也失去了凡尔赛表演的乐趣,转而质问虞衡,“你爹是怎么回事?都提前跟他打了招呼了,怎么还跳出来讨人嫌?”

虞衡无语,想起自己先前问虞启昌时,虞启昌只说,“人都想为自己考虑,现在确实是向太子表忠心的好时候,让太子记我一功。但这有什么用呢?我们虞家一门三爵,已经够显赫了。陛下对我推心置腹,虞家在边关经营多年,威望甚至都超过了陛下,都未见陛下疑心于我。这一份真心相待的情意,我若是这么轻易地抛下陛下,转而去讨好太子,那我成什么人了?”

利益归利益,情意归情意,并不能混为一谈。

秦首辅他们也是如此。

虞衡向齐王转述了虞启昌的话,齐王沉默了半晌,才道:“靖安侯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

虞衡骄傲扬头,“那当然!”

齐王绝不认输,“我父皇也是个有情有义的帝王!”

看看满朝文武对他多么不舍!

别说文武百官了,就连百姓们听到景隆帝要禅位的消息,都觉得舍不得,虞衡上街时都能听到百姓们在议论:

“陛下挺好的,自从陛下登基后,我们要交的税也少了,这几年更是天降恩德,有了红薯玉米土豆这些产量高的粮食,让我们都不再饿肚子。这样好的皇帝,再当上一千年一万年才好!”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有一个亲戚,他小舅子邻居家的三大爷的儿子的姑父就在秦府当差,人家说了,陛下被明王那个逆子气的吐血,身子大不如前。处理国事多累啊,天底下那么多人,都得陛下管,以前陛下身子康健还好,现在身子不大好,不得好好休息休息?咱们生病了也得休息一段时间呢,陛下龙体可比咱们金贵多了,怎么就不能歇着了?”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代入一下自己都觉得这话没毛病,转而担心起新帝即位后会不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太多的变动。

还是这位消息灵通的人士开口指点江山,“这我也知道,太子可是去过秦府的。据我那亲戚说,秦府的主子都说太子性情宽厚,和陛下就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众人回想了一下景隆帝施行的仁政,顿觉安心,看来日后还是能有好日子过的。

类似的对话在京城其他地方也有发生,只不过他们嘴里的“亲戚”身份各不相同,有在秦府当值的,有嘉秀侯府的,还有齐王府的……

当然,齐王府那人的说辞可信度显然没有其他家的高,百姓们也惊奇,原来太子和陛下竟然像到了这份上了吗?连宠着齐王这一点竟然也是一样的?

于是话题就这么歪了楼,大伙儿开始讨论起“齐王为什么这么好命”这个话题来。

在幕后策划了这一切的齐王:……谢谢,有被冒犯到。

在京城热火朝天地讨论景隆帝禅位之事时,虞衡出征前让人种下的辣椒终于成熟了。

庄户们先前以为虞衡给他们的又是产量特高的粮食,伺候辣椒苗比伺候祖宗还精心。等到后来辣椒长出来后,众人才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瞧瞧挂着的这些红红绿绿的玩意儿,一亩地下来能有一两百斤吗?

相比起红薯和玉米的产量,辣椒的产量是真心不能看。

庄户们见了这情况,第一反应是心慌,赶紧让管事跑去嘉秀侯府向虞衡请罪。

虞衡一开始听说庄子上的管事求见,说是辣椒给种瘸了,心里还咯噔了一声,戳了戳儿子的小肥脸安慰了一下自己受伤的心灵,还一脸伤心地用脑袋拱了拱小家伙的肚子,哭丧着脸道:“小汤圆啊,你爹我朝思暮想的鸳鸯锅,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