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三合一(第5/7页)
“胡说。”景隆帝瞪了齐王一眼,“万一是别人拿了他的东西陷害他呢?”
“自己的贴身东西都看不住,那他得有多废物?”齐王不屑地撇了撇嘴,“这还不如是他一手策划了这一切呢。”
景隆帝居然觉得他这狡辩挺有道理。身为皇子哪能没点心机手段,贴身物件都能被人摸了去了,确实是不大精明的样子。
不过景隆帝毕竟是大权在握的帝王,没这么容易被齐王带偏,精准揪住重点不放,“那也不是你打人的理由。寿王还是你兄长,有你这么尊卑不分的吗?”
“打都打了,您骂我也没用。”齐王完全死猪不怕开水烫,还淡定地加了一句,“哦,连州水患原本没人死亡来着,老和尚被我扔下去了,算死了一个,左逸给瞒了。那帮和尚有点问题,我本来想把他们绑进京来着,虞衡和萧蕴先出手了,估摸着人也该到京城了。您若是有兴趣,命人去审一审呗。”
景隆帝叹气,好好一个人,心机手腕都不差,怎么就有病呢?
想到这儿,景隆帝心也软了,关切地看着齐王,柔声问道:“药可吃了?”
齐王点头,“来的路上吃了,现在挺好。”
“那就在府上好好歇息几天吧。”
在家好好睡了个午觉,下午虞衡一醒来就听说景隆帝因齐王动手打寿王一事龙颜大怒,这次齐王前去连州治水,不仅什么赏赐都没得到,反而收获了来自景隆帝的怒斥禁闭大礼包,谁听了不得说上一句惨?
也是这时候,虞衡才知道,这次水患,辽州损伤惨重。不仅被洪水淹了城,还冲垮了城内近四分之一的房子,经济遭受重创,伤亡惨重。侥幸活下来的人也十分苦逼,几代人慢慢攒下来的家底,一场洪水冲的什么都不剩,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全身上下就没剩下什么值钱的东西。
更要命的是,这会儿是六月份,春耕种下的粮食还没熟,这会儿全被洪水冲没了,辽州今年估计颗粒无收,口粮都没有,可以预见会有大批灾民出现,朝廷要是不赈灾,那他们就没了活路。
也就是说,辽州这一年的赋税收不了,该免掉一年赋税,还得想办法拨粮食和衣物前去赈灾,好歹让老百姓能有口吃的,衣能蔽体。
对于户部而言,这一进一出,损失的银子绝对不是小数目,户部的胡尚书听闻这个消息当即就是眼前一黑,情感上觉得辽州百姓倒霉很是同情他们,理智上却为国库将要花出去的钱和粮感到肉疼。
这时候,胡尚书就十分欣赏虞衡了,能想出办法带领连州硬抗住洪水的冲击,这为朝廷节省了多少银子啊!
这年头儿,这么能干出众的年轻官员不多了,天生就该是来户部的料!
工部巩尚书呸他一口,“不要脸!虞衡怎么就天生适合你们户部了?看看人家在连州做的事,手拉风箱也好,水泥也罢,一桩桩一件件,哪一样不是我工部的优秀人才?人家虞衡分明就是天生来工部的料!”
礼部宁尚书幽幽凑了个热闹,“诸位似乎都忘了,虞衡可是进士出身,科举之事全都由礼部负责,他该来礼部才是!”
兵部李尚书想了想,觉得自己也能争取一下,“那个……虞衡可是武将出身,靖安侯更是一员猛将……”
话还没说完,李尚书就被先前三位尚书联手怼了,“人家好不容易才武转文,你倒好,又想把人往战场上送?当心靖安侯抽死你!”
李尚书觉得自己特冤,兵部又不是只负责打仗,主要还是负责后勤这一块,兵器铠甲之类的,虞衡都弄了个手拉风箱能让炉子温度更高,可以展望一下日后能锻造出更加厉害的武器来了,把他调来兵部,完全没毛病啊!
吏部尚书秦首辅笑而不语,看着他们争虞衡争得面红脖子粗;刑部尚书楚次辅同样不为所动,板正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心里却在琢磨:上届科考,老夫还是他的座师,这小子断的一手好案,科考的判题判的比一般官员还妙。就凭这,把他要来刑部不也挺好?
五大巨头疯狂抢人,秦首辅则捻着胡须笑眯眯地听他们的抢人说辞,一脸仙风道骨,似乎完全不为所动,心里却想到了另一茬,这小子似乎还没有婚配来着?少年得意,眼光是该高一点,但我家的孙女也不差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