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反击:春秋笔法(第5/8页)

“你这是诽谤!诽谤朝廷官员!”嵇清持无能狂吠道,颠过来倒过去就是这么两句。

周围的群众却越听越气愤,一个个目光凶恶地围上来,将嵇清持挤在中间,眼看就要发展成一场刁民当街揍狗官的闹剧,嵇清持见势不妙,知道再僵持下去,他不仅讨不了好,还得吃亏。

不行,脚底抹油,开溜!

“师傅,师傅,快驾车!”嵇清持如同泥鳅一般滑出人群,奔向马车,冲马车师傅招呼道。

“哦。”马车师傅憨厚的脸上满是漠然,不疾不徐地抽出马鞭,整了整车辕。

嵇清持本想着马车师傅能过来帮他挡一挡,谁知这个榆木脑袋今天反应格外慢,没办法,他只好自己不顾形象地狂奔到马车边,气喘吁吁地上了车,中途脚下踩了个空,还差点摔到地上。

“兄弟们,别让他跑了,我看就是清流书坊出的那十篇诋毁文字!害得我们没有小说看!”

“对,就是他,语气都一模一样!”

“他们都干的出那样的事,却不允许我们看,这还有没有天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愤怒的人群冲了上来,一把抓住嵇清持没登上车的后脚往下拽,大家很快将嵇家的马车围了个密密匝匝,不让嵇清持走,一定要他给他们道歉,然后给他们一个说法。

“这真的不关我的事!”嵇清持一开始还很恼火,逐渐恼火变成了害怕。直到人群开始推着他的马车,车厢向一边倾斜,他的鞋子又被人抓掉了,他才意识到愤怒人群的可怕,他们是真的要让他留下一条命吗!当街推搡官员的马车,这还有没有天理王法了!

最后,嵇清持不得不当众发毒誓,说他真的没有指使人写那文章批判《绣像本第一奇书》,否则就众叛亲离、孤独终老而死,那些愤怒的人群才放他走。

简直,没有天理,没有王法!

嵇清持来到翰林院办公时,足足比预计的时间晚了一个时辰,他在同僚的提醒下,恼怒地拔掉头发里插着的一片干草,铺展开公文纸,决定给九门提督写一封信,举报兵马司的人光吃饭不干事,官员当路被拦车殴打,这还是天子脚下吗?!

嵇清持愤怒地研墨,将砚台压的吱吱响。

这时,翰林院中突然起了一阵骚动。

原来是礼部的邸报发到了翰林院,众人都去抢着看,礼部除了会把当日邸报贴在府衙门口以外,还会给朝廷各部门派发一定数量的邸报,只不过时间有早有迟,最近一段时间,翰林院里也有几个特别没水平的同僚,在抢着邸报看《金樽雪》,看完之后还要大呼小叫地猜剧情,就好像他们缺那几个钱,买不到一整本一下看完似的。

自从前日“邸报十篇”发出来,就算是不关心《金樽雪》的人,也对邸报文化副刊产生了兴趣,碍于传统观念,很多人不看小说,至少不在办公场所看小说,但是他们可以看热闹,看吵架,邸报的文化副刊现在就具有了这种上至朝廷命官、下至普通百姓都喜闻乐见的娱乐性质——吵架!

今天又有新的批判文字,太好了,就让他们仔细看一看,有没有骂出新意,有没有骂出水平!

喝,这一看,可了不得,今天骂人的内容比前两天的带劲多了!

如果说前两天还是端着的,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白莲气息,那今天这就是一点遮掩都没有了,直接骂街!看看这个专栏的名字,它叫:读者来信。礼部的同僚怎么这么有才,能想出来这样的绝招,让《绣像本第一奇书》的读者对这本书发表意见,结合自身的真实经验,发表别出心裁的批判,真是有趣极了!

人民群众的语言总是特别生动直接,能将士大夫们不敢点透的话一下子给说透了,这里面有几篇带着市井气息的来信就特别惹人爱,明明是在骂《绣像本第一奇书》如何败坏人心,如何教坏小孩,可是让人看了之后,却深刻感觉到写信的这位读者脑袋一定有点问题,这分明不是骂人,而是自曝:

比如有说自己儿子看了《绣像本第一奇书》就不想考科举了,说当官还是没有做生意来钱快,来信人——也就是当爹的——教育儿子说,其实还是当官来钱快,你没看那些丝绸商捐出全部家财就为了买个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