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雀九幽(第18/59页)
勐海曾是摆夷族的放逐之地,那九幽苦心经营八年,莽莽荒原的勐海坝子被开垦出良田万顷,野兽出没的地方变成人烟稠密的村寨,又有广掌泊和养马河,勐海才有了今日雄踞的势力,勐海八大寨的地位在摆夷族中也变得举足轻重。对比以勐神寨神为主神、又因汉家儒学存在过而大受影响的澜沧十三寨,在勐海的村寨里,看不到太多的神树、神庙、勐神寨神的供奉,更看不到仿造江南风格的典雅建筑,唯有那些掩映在巨榕和翠竹中的寨子、水坝、河塘,离远望去,幢幢竹楼像绿波中的一颗颗宝石。
马车经过的村寨里随处可见的是鳞次栉比的佛塔,有钟形佛塔、金刚座佛塔、亭阁式佛塔、八角密檐佛塔……千姿百态,金光普照,各自舒展着绚丽的色泽,每座小塔塔座里都有一个小佛龛,龛里有泥塑的凤凰凌空飞翔。摆夷族别具一格的金顶佛寺,平静,无言,雍容华贵,波澜不惊,成群坐落在林海深处、高山云端。在澜沧也有这样的佛塔佛寺,大多数却是遵循惯例的摆设,不像这里虔诚的信徒众多,全民朝拜,香火鼎盛。
因有土司老爷的令牌,一行车乘在几条通途中畅行无阻,等驶到曼景兰寨近前,才赫然发现,哪里是村寨,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座独立结构的城池!
马车在这座名为“村寨”实则为“城”的大寨前面放缓了速度,便有一个披着轻甲的武士策马靠近,朗声叫道:“来者可是曼腊土司寨的祭神侍女白莲玉恩?”
外面自有领头的家奴打招呼。
又往前走了一段,车夫勒住缰绳,“吁”地一声将马车停住。埋兰撩起帘幔,阿姆先跳下了马车,由玉里和玉腊两人扶着轻纱罩面的沈小姐走下来,就看到前方迎接的管事那释罗,以及紧随其后的十来名武士。
寒暄几句之后,那释罗亲自为一行人引路,眼前的曼景兰:一大寨,实则是由上、中、下三城和芒色、芒允两小寨组成——三城分上、中、下的分布,严格按照了天、地、人来布局;再加上两寨,整体合在一处又列为金、木、水、火、土的五行阵,俨然是布置机巧、易守难攻的坚固堡垒,磅礴大气又不失精致,城上城下黑色大纛迎风招展,肃杀之气扑面而至。
“居无椅凳,席地而坐,脱履梯下而后登,甘犬嗜鼠。妇人衣短衫长裙,男子首裹青花蜕,衣粗布如缔,长技在铳,盖得之交趾者,刀盾枪甲,寝处不离;日事战斗,号称善战,诸夷之中最强者”——朱明月想起之前看过的记载,倒是所言非虚。
为期十日的“出使”,便是要在这里度过。
“在曼景兰,上城又称为‘赫罕’,是九老爷居住的地方,中城是佛寺佛塔,下城则是勐海八大寨的头人的住所。至于芒色和芒允两寨,住的都是摆夷族平民,为三城保护森林和打猎,负担提供野味和山珍鲜品的职责,也要负担徭役。”
那释罗不厌其烦地介绍到此,又笑呵呵地说道:“祭神侍女若不嫌弃,这几日,老奴就吩咐奴婢带着诸位在三大城中转转,也让祭神侍女好好熟悉一下咱们勐海的曼景兰大寨。”
朱明月有些意外那释罗的热情,按理说,她的身份明着是出使曼景兰的祭神侍女,实则是为那荣过来探听消息情况的,相信往年里那荣和刀曼罗一定以同样的手段,打发很多人来过。莫非用以对付的方式都是这么……客气、周到?那就不难想象那些人的下场了。
“不知我家小姐住在哪儿?”
最为沉稳干练的玉里,在此刻开口问那释罗,态度是挑不出毛病的礼貌恭顺。
“祭神侍女是奉神祭祀的关键人物,身份不比旁人,原本应该住在中城,不过在咱们曼景兰佛塔佛寺居多,勐神的神庙极少,少不得要委屈住在上城了。”
上城,也就是跟那九幽住在一处?
朱明月身后的几个侍婢一听,面上不约而同地露出喜色。这哪里是委屈,简直是求之不得!
“这恐怕不太好。临来时,土司老爷一再交代,务必不要将这次的出使成为曼景兰的负担,更加不要打扰到九老爷。土司老爷还说,摆夷族不分家,勐海的南上座部佛教,就是澜沧的勐神、寨神,奴婢以为,既然都是族内高高在上的神明,一定会体谅众生团圆和睦的心愿,不会介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