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府宅(第8/52页)
午后强烈的日光晒在头顶,将潮湿的土地烤得烘热,这样一路行走在村寨间,到处都有村民打招呼,似乎所有人都彼此相熟。偶尔有好奇的目光,是孩童嬉闹着跑过来,一双双纯真无垢的眼睛,笑得露出一排整齐的小白牙。
顺着山麓一直往上走,两侧依地势而建的是大大小小的精巧竹楼,以粗壮的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屋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的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比较大。整座竹楼分为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畜生、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在东川府也有土木建造的小楼,像这种干栏式的方形竹楼倒是少有,看似简单却极其精巧。石阶堆砌而起的路曲曲折折,再往上的深处便是村寨里的佛寺。
“玉娇姑姑,我要去庙里喽!”
玉娇摸了摸帕文的脑袋,从背篓里挑出几串黄澄澄的芭蕉,“刚从山上摘的,拿回寺里跟小和尚们一起吃。”
帕文咧开嘴,“都说玉娇姑姑不仅人美,心地更好!”
告别了帕文,玉娇领着朱明月来到半山腰的家中。隔着一大片桫椤树林,竹楼修建得尤为宽敞精致,从二楼向远眺望,整片村落笼罩在蓝天白云之下,佛塔寺庙与摆夷竹楼、翠竹古木交相掩映,一派神圣的宁静景象。
“是不是跟想象中的不一样?”
玉娇拿着一杯竹筒,递给她,内盛清凉而甘甜的河水。
朱明月接过来抿了一口,“我以为披荆斩棘、刀山火海。却想不到河溪清澈、阳光艳丽,一片祥和。”
让西南当地的百姓都当之为豺狼虎豹之地、烟瘴蛇蝎之乡,却不知不过是民风淳朴、尚未开化的村寨部落。在内城少见的是街巷大宅、店铺和酒肆,也没有衙门和监牢。多的是连片而建的村寨,大寨子有二三百户人家,小村落有一二十家,依山傍水,聚族而居,相对保守闭塞,也单纯朴实。
玉娇面上一抹笑容,“‘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美则美矣,沈小姐可不要被眼前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给骗了哦。”
摆夷族的女子大多美丽,尤其是面前花信之年的女子,一颦一笑都带着一股妩媚的味道,很耐看。朱明月淡淡而笑道:“哪里敢小瞧。听说黔宁王府培植了多年的势力,在这看似简朴的村寨中却是水泼不进,均未成大气候,可见元江那氏之厉害是实至名归。”
玉娇道:“沈小姐能这么想我便放心了呢。就在小姐来之前,军师已经给各寨子里的老底子发了消息,大家都知道有一个身份秘密的人要进来,只是想不到年纪这样轻。”
也没想到,小模样居然是这般绝色出众。
“沈小姐是官家人吧?”玉娇轻声问她。
少女点漆似的眸子,在阳光里映得一片清浅,画样精致的眉眼,肌肤更是白皙剔透、晶莹如雪。这么明显的江南汉女特征,如何妆扮怕是都能看出跟夷族的姑娘们不同,玉娇不禁有些苦恼,在心里琢磨着如何替她遮掩才是。这时,就听少女道:“之前听帕文说,元江府的三城门是这几日才被封的,而我来的消息如此突然,没进城之前还一直头疼如何进来,你怎么会恰好在东面的小城门等着我的呢?”
“不仅是我,还有其他的人。”玉娇看着她,柔声道。
玉娇的意思是,是黔宁王府多年前在元江府城内发展的一个内线,也是地道的摆夷族人。当初萧颜在得知了沈家明珠要混进元江那氏的打算,就提前派人把关于她的部分消息,秘密传给内部几个牢靠的眼线。随后这些散落在元江的沐家眼线,便在通往元江内城的几条必经之路上守着,以各自的方式等待接应她。
玉娇只是其中之一。
朱明月听懂了,对这种毫无保留的照应,在感激之余却觉得甚是诧异。她此行是在为黔宁王府铲除障碍没错,可她的出发点与此根本无关,对方在对她的立场不甚明朗的情况下,将这些年来苦心经营、硕果仅存的眼线全部提供给了她,不得不说,实在是一种近乎冒险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