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府宅(第26/52页)

听楼里面有个彝族的少女说,在元江只有旱季和雨季之分,没有四季。雨季时尤其像这种很急的雨势更是寻常,往往早晨晴空万里,不消一个时辰就黑云沉沉,雷声阵阵。在大雨来临之前,也是毒蛇毒蝎出没的时候,竹楼架起两层,竹柱支撑,刚好避开那些毒物。

此时此刻,在曼听寨子里,成批那氏的族内武士正冒着大雨挨家挨户搜捕一个来自红河彝族的少女,听说,是四日前才刚进元江府城的。住在山脚下的村民们不明所以,眼看着身披蓑衣的武士搜完一家又一家,打听了才知道,原来昨日半夜里,半山腰有一户人家突然起了大火,竹楼整个烧毁,等灭了火,才发现那家人全部不知所踪。

大多数村民都不知道抓人跟起火之间的关系,只是被告知东面的小城门就此封闭了,仅存的南城门每日通行的次数减少为一次。还有各大村寨中凡是来自红河的人,无论是哪个族的,一律被捉拿起来问责。

然而一切都与身在曼腊土司寨中的朱明月无关。同是待选祭神侍女的姑娘们,在竹楼中围坐在一处,一边望着外面的倾盆大雨,一边长吁短叹。

“也不知这么等下去,要等到什么时候。”

“八月初八是祭祀仪式,七月前便要选出来,也就剩十来天的工夫了吧。”

“十来天!我真的受不了被那些人呼来喝去、动辄打骂,尽是些折磨人的招数,我连一天都不想过了!”

说着说着,眼圈一红又掉下泪来。

在这楼里的这些少女,算上姗姗来迟的朱明月,刚好是二十一个。从二十一人中选出十二个来,不仅要样貌出挑,更重要的还是祷文的诵读,玉罕带着几个侍婢一起教她们,凡是背不下来的人、出错的人,都没少挨打。

但摆夷族又有族规:除本族进寺庙修行的男子,均不得学习傣泐文。冗长而拗口的祷词姑娘们看不懂,仅靠着寺中小僧一句一句诵读,姑娘们按照口型来背,对于根本连说都不会的佤族和彝族妹子难乎其难。这段时间所有人又都住在竹楼二层一个大通间里,除了被褥和凉席,连换洗的裙衫都不多,日子过得实在不舒坦。以至于朱明月刚来两日便知道了,楼里的哭声不是闹鬼,而是挨打后的委屈。

“咱们进了这里,在甄选之前就都不能回家,更不能轻易被外面人看到容颜,否则就是玷污了神明,要受处罚的。忍吧,忍忍也就熬过去了。”

“怎么忍啊,你看我这浑身上下,哪有一处是不带伤的?你们倒好,看不懂起码听得懂,而我明明是红河彝族的人,会也只会彝语,哪里能背下那些!”

那姑娘说罢,一撸袖子,麦色的肌肤上遍布青紫的伤痕,是竹条抽出来的。

当地的几个摆夷族少女们互相看了一眼,有人小声道:“其实我们也不太懂,就像是那些经文和奥义,族里是不允许女孩子学的……”

原来都是靠死记硬背。

“况且就算咱们忍过了这关,轮到见巫师的时候也不太好办。要是雅莫巫师也就算了,若是召曼大巫师的话,说不定比现在还惨呢……”

最后说话的那个,是摆夷族曼弄寨子里的姑娘,穿一套葱绿色短衫筒裙。话说完,就引得其他人发问:“召曼巫师怎么了?”

那姑娘耸了耸肩,煞有介事地叹道:“在我来之前阿妈跟我讲过,在三年前的勐神祭,我们村里有个长相极美的姐姐,作为祭神侍女的待选人被召进土司府,后来没选上被送回家中。好端端一个人,却变得疯疯癫癫,谁都认不得了,整日躲在家里见不得阳光,更容不得别人碰,一碰便连撕带咬的……”

她说完,楼里的姑娘们面面相觑。

“那这跟召曼巫师有什么关系?”

那姑娘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道:“三年前的勐神祭就是召曼大巫师主持的啊。那个姐姐回家后,嘴里一个劲不停地喊着‘召曼’‘召曼’两个字,像是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要我说,肯定是那召曼大巫师凶神恶煞,比玉罕姑姑还厉害,才把那个姐姐生生吓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