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生枝节(第3/41页)

此处明显不是说话的地方。

朱明月看了他一眼,不再挣扎,随着他绕过照壁往西厢走。

府中的侍婢见到去而复返的朱明月,不由得面面相觑。后者直直地穿过九曲回廊,跨进敞苑后,就往那间寝房走。沐晟拦了她一下,“你自己先过去,本王稍后就去找你。”

朱明月默然低着头,转身离开原地。

从辰时她离开东川城到现在回到知府官邸,前后不到半个时辰。推开虚掩的门扉,寝房内还没来得及收拾,一切都是走时候的样子。

朱明月摘下薄羊皮大氅,随手搭在一侧的椅背上,就这么怔怔地伫立在那儿。过了片刻,连翘端着一盅银耳莲子燕窝炖品进来,后面还跟着两名抱着铺毯和香炉的二等丫鬟。

“动作轻些,不要打扰小姐。”

连翘嘱咐着,那厢朱明月道,“不用麻烦了,你们先搁着吧。”

丫鬟们看向连翘,后者会意地摆了摆手,丫鬟们就倒退着出去了。

“这甜品少说要炖上一两个时辰,孙夫人在府中?”

朱明月看着连翘放在桌案上的炖盅,问道。

连翘道:“夫人她送小姐出了府城,就没有直接回府,而是去了通判李芳的府上,跟李家夫人去游园了。”

那这炖品……

“小姐起得早,晨时风又凉,先喝些补品养养神,稍后奴婢再把膳食端过来。”连翘说罢,又麻利地摆好瓷碗和汤匙。

朱明月每膳吃得不多,因此很容易饿。这个小习惯被前来伺候的连翘谙熟于心,于是每次只要逢她出府就会特地在马车里面给她备些点心。一贯安静的侍婢在细致周到这点上很像孙姜氏,却从未表过功,但这不代表对方没察觉。

“我有没有说过,你很面熟?”

淡淡的嗓音,让正要迈出门槛的侍婢脚步一滞。

“奴婢姿质鄙陋,小姐抬举了……”

她转身屈膝,卑微至极。说完再次行礼,就退出了寝房。

刚炖好的甜品散发出香甜的味道,朱明月望着那道离开的背影,久久没有回神。

那侍婢不是让她觉得面熟,而是一种说不出的熟悉感。她是孙姜氏派到她身边跟着她、监视她的,却从未多嘴多舌,更没坏过她的事。无论为人处世还是举手投足,都表现出一种训练有素从容不迫的气质,让她感到某种异样的熟悉。

等连翘把小膳送来,沐晟还没出现。

朱明月走到琐窗前面,伸手将花梨木的窗支支上。

苑里桃花纷飞如雨,洋洋洒洒地弥漫出扑鼻的香息。待那一袭锦衣黑袍的男子顺着红漆回廊走过来,正有侍女进门将桌案上未动的盘盏拾掇下去。苑里洒扫的丫鬟纷纷朝着他行礼,沐晟摆摆手,吩咐一应伺候的人都下去。

“本王知道你一定有很多疑问,想问什么就问吧。”

他走到花架前将身上的大氅除了,略显深沉的嗓音,眉目间含着凝重之气。

少女伫立在窗前,保持着背对的姿势,浸在阳光中的一抹身影仿佛随时消失。

“小女的兄长是因为王爷被抓的,对吗?”

好半晌,她才开口道。

他曾跟她说,沈明琪因水土不服染病耽搁在半路。

结果一耽搁就是几个月。几个月之后,他的消息忽然出现在楚雄,被那氏土司府给抓了——就在沐晟和萧颜用尽浑身解数要对付元江的节骨眼上。

“那封奏报具体写了什么小女不清楚,可兄长他区区一介商贾,名字和事迹能被写在军报上面由卫所传信官亲自快马送来,就证明他从京城回云南以来从未露面的这段时间里,一直是在为黔宁王府做事,而今王爷则把他牺牲了。”

轻飘飘的语气,让沐晟眼神一凛,他走到她身边一把拉过她的胳膊,“谁跟你说本王要把明琪牺牲了?”

有些重的力道,让朱明月疼得蹙起眉。沐晟抓着她的手不由得一松,“本王知道明琪的突然被抓让你很难接受,本王心里难道就好受吗?何况不仅是明琪,同时被抓的还有云南十三府中最有地位也最财大势雄的二十三个商贾——他们对本王来说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