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生枝节(第20/41页)

一句话,让群情激奋的几个人顿时冷静下来。

元江府为何如此厉害?姚广孝曾让连翘给朱明月带过一句话,元江那氏不仅拥兵自强,还拥有两处其他土司家族都无法想象的强悍力量。其中之一便是养马河,也就是西藏战马的秘密饲养之地。

早在茶马互市之前,西南边陲有很多当地居民用铜钱向番邦买马匹,而番邦牧民则用那些铜钱来铸造兵器,很大程度会威胁到王朝的安全。因此早在宋时便有规定,禁止以铜钱买马。由于藏民对茶叶有着一种特殊的依赖,自以茶易马的互市开始之后,藏民滋扰事端便少有发生,而王朝也得以满足对战马的需求。另外还有以绢易马,沿袭至今,已经逐渐变成用丝绸、布料、铁器等,换取藏区的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彼此丰足,皆有便利。

朝廷因此规定茶课司和茶马司,对一应互市商贾“随市增减,价格不定”:马源充裕时,一百斤茶可换一匹马。后来茶价下滑,要二百五十斤茶才能换一匹马。而马分九等,良马三等,纲马六等,良马上等者,每匹折茶二百五十斤,中等者二百二十斤,下等者二百斤。纲马六等,最高等者折茶一百七十斤,依次列减十斤。

而朝廷买马也分两种:一曰良马,用于战时,主要来自甘肃、青海的土著;二曰羁縻马,产于西南诸蛮,体型短小而不及格。买这种马的意图有二,一是从羁縻马中挑选一部分良健的为战马,以补充朝廷战马来源的不足;二是安抚西南蛮夷,使他们不至于荒饥少食而侵犯边塞。所以朝廷会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边疆的安定。

这种深思熟虑的考量,却给了元江府居心叵测、谋取利益的机会:元江府在大肆抢掠茶商的货物之前,一度强行命令茶商们将茶叶直接卖给元江,元江负责去跟藏民进行互市,以抬高茶叶价格换取大量的藏马。但元江府给出的价格过贱,同时又不符合朝廷规定,茶商们宁愿用马帮走货。于是一直以来纳西族的走马队总会受到来自那氏武士的迫害和侵扰,越来越多的商贾不敢得罪那氏,不得已将茶叶送到元江去贱卖。

元江府利用那些贱价买来的,以及自己种植的茶叶跟藏民换取马匹之后,便开始在南弄河畔自行养殖和培育藏马,短短几年的时间,已经具有极大规模。但是元江府的藏马既不用来买卖,也秘而不宣,不让外人知晓,久而久之,就成了黔宁王府的一块心病。尤其那氏武士肆无忌惮地劫掠互市的货物,已经严重威胁到马帮的生计,更使得云南十三府赖以生存的茶运混乱不堪。

当拥兵自重成为一种隐患,元江那氏便不能再留。

故而沐晟找到了李四,也等于是找到一把打开元江府的钥匙。

等廖商几个人从府上告辞,已经月上柳梢头。

西厢的灯点亮了,柔和的光辉照耀得廊前一片明亮。沐晟坐在敞苑的石桌旁,目光沉静,却仿佛有看不见的咄咄戾气笼罩全身,让人不敢靠近。

阿普居木从外面回来,即刻就过来禀告。

“找到合适的人了?”

“回禀王爷,之前……几位将军都认为去元江的将会是沈小姐,末将不敢声张,只好让几个小校去附近的几座村镇,物色长相出众的女子。但是时间仓促,眼看丽江的衙差就要把用作掩护的人送过来了,末将担心……”

“本王问你的是,有没有找到合适的人?”

阿普居木一震,即刻道:“末将办事不力,还没有。”

沐晟视线幽然,“再命人去找。合适的、不合适的,最主要是身份简单、没有拖累。你明白本王的意思吗?”

“是,末将明白。”

一转眼,到了四月十一,寒食节。

当日要禁烟火、吃冷食,更有拜扫祭祖、踏青郊游等活动。

此时此刻以东川府为中军大帐,连同云南十三府的各地卫所驻军和流官府衙在内,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即将到来的剿袭行动,其余都成了无暇顾及的小事。然而对于西南边陲的平民百姓而言,战事却仍是秘而不宣的一种传闻,寒食节作为缅怀先贤的重要节日,家家蒸制寒食,户户竖秋千插柳,都在热闹而欢喜地筹备着。于是市井坊间为期三日的庆祝,成了大战到来之前粉饰太平、安稳民心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