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疑云(第5/18页)
反观那坐在主座上的男子,一袭黑金暗纹束身蟒袍,胸前用羊脂玉扣串成对襟;黑白比照,越发显得周身英气逼人。鬓若裁刀,眉若墨画,斧凿刀刻般的五官轮廓,被一团灯火晃得三分阑珊,端的是丰神俊朗,出类拔萃。饶是席间人头攒动、华服晃眼,不用仔细去找,也能一眼得见。
他的话很少,经常一沉默就是一整天,又傲慢自持得很,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看上去就很难接近。稍有觉悟的人,都会敬而远之,很少愿意去碰钉子。可这样的男子,偏偏生得一副甚是出挑的相貌。
满苑伺候的下人们来来往往,那些故意从他身旁经过、悄悄打量着他的侍婢,一个一个都微红着脸,就连一侧的小厮都巴巴地望过来,既仰望又羡慕。而那煊赫尊贵的男子,长眸含笑,手持美酒月光盏,脊柱挺直端正,在觥筹交错、气氛热烈的场面中自成一道风景。
“小姐原来在这儿,怎么不进去呢?”
这时候,孙姜氏从后面走上来。与晨曦时迎她的装扮也不一样,深青色绣花霞帔的品服大妆,用金线绣的云霞孔雀纹。
朱明月见到是她,不由道:“在座都是官员,小女一介商贾之女,如何当的。”
孙姜氏笑着揽起她的肩,“小姐可是咱们府上最金贵的客人,自然也就是这席间的贵客,小姐不当的,还有何人当的。”
说罢,稍稍用力,不由分说带着她往前,“何况今个儿是专为黔宁王接风洗尘,只谈风月,不讲身份。走吧,别让王爷等急了。”
一般内命妇在大红底色的大袖衫上披挂霞帔时,都要用深青色绣花霞帔。若有品级,其差别主要就表现在上面的绣纹。孙姜氏这身品服正代表着她是正四品的诰命夫人。
席间官员见她来了,纷纷起身拱手见礼。
朱明月被安排坐在沐晟旁边,也是主座的位置。等她步入琅台,四周投来一道道或惊诧或惊艳的目光,少数地方官员面上的表情更是羡妒交替,丰富多彩。
沐晟看着她款款落座,道:“看来你跟知府夫人相处甚笃。”
“还不都是倚仗王爷的颜面。不过那孙夫人却是极周到、亦客气,没有一点命妇的架子。”朱明月绾着裙裾,身后的侍婢忙递来金心烫红团垫。
少女一贯清淡的脸颊上染着浅浅绯色,也不知是灯笼晃的,还是当真赧然,却映衬得眉目婉约,面如中秋明月,色若春晓之花;尤其是一双点漆似的瞳仁,眸色浩淼,泪痣盈盈。
桃花美人颜,恍若画里面走出来的。
沐晟望着她被灯火照红的侧脸,“怎么你也有伏低的时候?”
“人贵有自知之明。若非王爷悉心铺垫,小女怎会受此优待。”朱明月摩挲着琉璃盏。
沐晟听着她一语双关的话,不由得淡淡笑道:“不然你以为本王为何要扶持你做这个沈家当家。若想得到,必要付出,何况此事对你来说并不吃亏。”
枉担了一个祸水红颜的名头而已。随之而来的身份、地位和颜面、底气,都是平凡商贾女儿可望而不可求的。
“王爷这一厢情愿的毛病,还真是改不了了。但小女不禁好奇,究竟是什么事让王爷这样的人如此谨慎刻意,非要用小女做挡箭牌不可?”
沐晟像是丝毫没把她刻薄的话放在心上,唇间泛起一抹微笑,“你真想知道?”
朱明月隔着额间纯银流苏去看他,那种狡黠而又揶揄的神色让他整个人都更亮眼,深邃眸底飞扬的是一种自信从容的神采。此刻席间所有的人都若有若无地注视着这边,竖着耳朵,瞪大双眼,像是恨不能从他二人的脸上戳出个洞来。而这时从对面孙姜氏投来的目光,更是别有笑意。
朱明月不由得轻轻叹气,“王爷非是姓沐,合该姓韩。”
沐晟提壶倒酒,“哪个韩?”
“韩信的韩啊,”她拿着银箸,夹了片乳扇放在玉盏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招‘声东击西、假意诱敌’,难道不是深得韩将军的真传?”
两人比肩而坐,一个明艳,一个英凛,目光相错时,谁都没有先调开视线,像是心有灵犀,又似脉脉含情。
片刻,耳畔传来沐晟似笑非笑的嗓音,“这么说来,那你不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