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花朝节(第8/9页)

他不像是在说笑,或许当真有正经事。宋瑜正要点头答应,却有一个嗓音替她回答:“这位莫不是谢公子?”

霍川以手支颐,眉眼低敛,让人看不出他的情绪。

谢昌垂眸看他一眼,眉头微微蹙起,对他委实没有好脾气。从小的好教养使谢昌没法不回答,他低声:“正是。”

他对三妹居心不良,逼迫自己与三妹退亲,又时刻在算计谢家与宋家,绝对是个狠戾的角色。只因母亲与庐阳陆夫人是当年闺中好友,所以谢昌才对霍川的身世多少有些了解。身为外室子,生母病逝,被陆夫人逐出府外,流落街头。至于他是如何熬过那段日子,成为如今霍家花圃的园主,其中历程自己不得而知。但经历那样的事,霍川非但没有一蹶不振,反而有如今成就,确实不容小觑。

霍川曲起手指轻叩桌面,清隽的五官精致无瑕,似笑非笑地问道:“我记得谢公子才同三妹退亲不久,如今怎的又和三妹走到了一处?”

谢昌面色微变,他看一眼宋瑜,不想令她为难,便淡淡一笑道:“我与三娘无缘,此生无缘做夫妻,但好歹能成为朋友。朋友出行,有何不可?”

他答得坦坦荡荡,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霍川手指顿在半空,旋即轻轻落在桌上:“好一句朋友。”

明朗在身后暗暗捏了把汗,园主这副面无表情的模样最为吓人。越是平静代表他内心越激动,说不定正酝酿着滔天的怒意。霍川习惯了将情绪藏得太深,轻易不会外露,即便有时笑着也不是真正的高兴。

茶楼宾客络绎不绝,宾客走到他们身边总会忍不住侧头打量。几人之间气氛着实奇怪。

不知为何宋瑜觉得从脚底蹿起一股凉意,尤其看到霍川不怒自威的面容,她心里越加没底。她挣扎不多时,便妥协对谢昌道:“公子有何事,便在此说了吧,此处并无外人。”

她这么说并不是为了霍川,而是她认为自己方才已经说得足够清楚。他们不再是一个月前未婚夫妻的关系,应当避嫌才是。其实,她心底怎么会不清楚谢昌的情意,可即便清楚又能如何……

谢昌眼里的一簇光芒瞬间被碾灭,他低声道:“是上回颜玉请托我的事,我前几日联系了永安城一位口碑颇丰的郎中,他脾气古怪,但凭一封书信无法请得动,是以恐怕三娘得亲自动身前往永安才行。”

原来他一直记着这事!宋瑜上回想找她帮忙,本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毕竟如今两家毫无关系,他大可不必帮助,没承想他如此上心,怎能让人不感激?

宋瑜一喜,诚心诚意地道:“多谢了,我一定亲自去请他。”

谢昌颔首,想了想又道:“不过你对永安城不熟悉,很可能找不到地方。届时我命一人为你带路,再带封信物给那位郎中,应当可以把郎中请回来。”

宋瑜点点头,真心诚意地道谢:“多谢公子,有劳你为此费心了。”

谢昌轻笑道:“三娘不必客气,宋伯父于家中有恩,这是我分内之事。”

他们旁若无人地交谈,连霍菁菁都插不上一句话,霍菁菁双手托腮看着他们你来我往地客气着,忍不住往自家兄长方向看了一眼,果见霍川面色沉沉,头顶仿佛罩着一片阴霾。她轻声喟叹摇了摇头,不是她不肯帮忙,而是哥哥的情路委实坎坷波折啊。

彼时他骗自己接近宋瑜时,她曾问过他:“阿兄为何要这么做?你怎么就看上了人家定了亲的姑娘了?”

犹记霍川彼时思量许久,才给出一个答案:“她对我始乱终弃,我不能放过她。”

起初霍菁菁不信,后来看到宋瑜本人就更加否定他的话,只当他在说笑。此刻她逡巡一圈,似乎又觉得果真那么回事。宋瑜从头到尾都没看他一眼,与旁人相谈甚欢,独独将他排斥在外,这显然是心虚的表现。看来他二哥是真碰上钉子了,霍菁菁哀叹。

天色不早,是时候陆续离场了。

宋瑜与宋琛回府,谢昌顺路去送两人。霍菁菁跟着霍川离去,她今晚不再住谢家,暂时在城外别院落脚,明日一早她就要赶回永安城去。

永安庐阳侯府出了大事,她不是不知道,而是有意逃避。

如今她已经逃了整一个月,再过几日就是大哥下葬的日子,她无论如何都得回去。母亲已经写书信催促了她好几回,如今,母亲只剩下她一个女儿。府里还有两个姨娘生的姐姐。她从小就跟她们亲昵不起来,学不来她们的心计。唯有跟大哥最亲,毕竟两人一母同胞,从小一块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