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寻访(第2/3页)

刘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道:“谢哥做什么去。”

谢熙招招手,“你们赶紧跟上来。”

一行人又回去了找住

持了。

“大师,永安寺有挂单的僧人吗?”谢熙问道。

“有。”住持单手行礼,念了声佛号,“老衲考虑不周,差点耽搁施主的大事。本寺一直都有挂单的僧人,他们不与本寺的僧人同住,而是单辟了一个院落。我同他们接触很少,了解不多,还是让执事僧带施主们走一趟吧。”

谢熙谢过,跟着执事僧去了后山上的一处偏院。

一行人边走边聊。

谢熙问执事僧,“这里有住半年以上的外地僧人吗?”

执事僧解释道:“谢施主,永安寺乃是大夏国寺,国内僧人往来频繁。因寺内禅房有限,住持规定,挂单者最长住三个月,所以这里没有半年以上的外地僧人。”

谢熙又问:“那他们从这里离开后,会不会到其他寺庙继续挂单?”

执事僧道:“若想继续留在京城,便只能如此了吧,离永安寺三十里处有个兴隆寺,施主可去那里一问。”

谢熙把名字记在心里,“法师对前来挂单的外地僧人可有了解?”

执事僧道:“管理偏院的和庆有记录,贫僧会让他拿出来给施主一观。”

和庆是管理偏院的僧人。

他告诉谢熙,这半年,永安寺总共来过一百二十三名僧人,其中住满和即将住满三个月的有三十五个。

以及,偏院现有挂单僧人二十一名,有二十四个人出门在外,不知去向。

谢熙重点询问了三十五个僧人中,目前仍在寺内的僧人的年龄、身高、样貌、口音,以及是否会武艺等。

反复权衡后,他根据账本与和庆的讲述,圈出惠成、明松、空会、法容、善能、义生总共六个挂单僧人。

此六人与凶徒的特征有多处重合,年龄都在三十岁左右。

其中惠成、明松、善能、义生正在偏院之中,此四人来永安寺之前都在京城的其他寺院挂过单,而空会、法容则是离开永安寺不久。

重点嫌疑人定下了,但这只是和庆的单方面说辞。

虽说出家人不打诳语,但凶徒本 就不算出家人,撒谎也在情理之中。

谢熙决定再谨慎些,让和庆带着他们把几个禅房和禅堂都走上一遍,把正在偏院的所有僧人都看了一遍。

四个人穿着寻常老百姓的衣

裳,腰上却都挂着长刀,所到之处引起了不少僧人的注意。

谢熙细细查看,发现这些人或者惊讶、或者好奇, 就是没有心虚和害怕。

逛了一圈,除了铮明瓦亮的一颗颗秃头,他们什么都没记住。

谢熙觉得这样不行,还是得单个突破。

他回到和庆的小房间,让他把在偏院的惠成等人单独叫了过来。

谢熙主问,何俊伟负责记录,刘武补充。

第一个来的是惠成。

此人三十岁左右,浓眉大眼,看起来颇为忠厚。

“法师何日来的京城?”

“四个月前。”

“之前住在何处?”

“兴隆寺,一个月前知道永安寺有了空位,便过来了。”

“为何一定要到永安寺?”

“到了京城,却不来永安寺,等于没来京城。”

“十月十五日晚上,你在何处?”

“ 就在这偏院里,和其他人一起早早睡了。”

……

惠成出去后,何俊伟道:“不是他。”

谢熙问:“为何?”

何俊伟道:“兴隆寺离这里很近,他应该不会撒谎。”

刘武点点头,“我也觉得。此人五官大气,有佛像,态度从容不迫,他要是坏人,只怕 就没有好人了。”

谢熙点点头,但聪明的没有加以评价——他被商澜虐过两次, 就很少下这样的结论了。

第二个来的是明松,二十九岁,胡须浓重,长了一双大眼睛,听和庆说轻功不错。

谢熙照例问其来历,进京时间,以及十月十五日身在何处。

他说,他在香县挂了一段日子,来永安寺时赶得比较巧,恰好有一名挂单和尚离开,所以机缘巧合地住了进来,迄今正好两个月。

十月十五日晚上,他闹肚子闹得凶,同榻的十几个僧人都能证明他一直在偏院没出去过。

明松出去后,刘武遗憾地说道:“如果他十月十五日晚上没有人证,那他 就是最可疑的一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