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元熙(第3/5页)

郎恬立即道:“我自当护送郡主。”

“既是如此。”柳离写道,“淳宁多谢二位。”

*

西京,皇宫。

尚书房内熏香袅袅,赵小瑞缓步走进来之时,禁不住狠狠吸了吸鼻子,爱极了这个味道。

可惜这香是宁子笙自己配的,香料中掺了几味药,配制起来要花不少功夫,小瑞即便跟了宁子笙这么久,脸皮已经厚到了一定的程度,也知道自己不能恬不知耻地劳烦自家圣上。

不过,等到宁子笙什么时候心情好了,她再开口要,就能讨到点赏。

御案前堆满了来自不同朝臣的奏疏,即便被均匀地分成了好几摊,还是堆积得很高,几乎将后边人的面庞遮住。

再往前,便可以看到那刺有吉祥纹的蚕丝织锦衣摆,底边缀有金线,映着明晃晃的正红色。

只稍稍暼去一眼,便有令人感到严肃的威压迎面而来。

“我来了。”

宁子笙做事的时候,一向是不喜人打扰,此时只有她们二人,以至于小瑞说话也很是随便:“您批到哪儿了?”

随后她就看见一旁的砚台干巴巴的,一点儿墨都没磨。

合着这是还没开始批呢。

“翻了几封,都是废话。”

如墨的乌发被压在玄色的通天冠下,一丝不苟,一点儿碎发都没留下。

再往下看,便是宁子笙眼尾微挑,将手里的笔扔了过去,稳稳落入小瑞手中,随后再度阖上了眼。

“你来。”

小瑞已经习惯了当苦力,给宁子笙代笔批奏疏这种事,自然也是最亲的亲信才能做的。

况且这些大臣最近写的奏疏是越来越空洞乏味了,一眼扫过去完全不知所云,逐字看下去,也的确浪费宁子笙的时间。

她揣摩宁子笙心意也算是一把好手,知道什么用说,什么不用说,挑着比较重要的给她念了,随即又想起了什么,道:

“对了,九大人,安阳县主那边好像有点动静。”

以往的二十多年,小瑞一向都是叫“九殿下”的,现下宁子笙都登基快两年了,她还是改不过来口,干脆取了个昵称,叫“九大人”,总归这位大人也懒得和她计较。

“安阳?”宁子笙眼睛都没睁,“她一向安分守己。”

“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安阳县主突然备了车马从汴州入京,而且,乘车马的并非县主本人,而是她身边跟着的郎恬大人。”

小瑞边写边说。

“郎大人进京本没什么,却安排得这么隐秘,定是事出有因,才遮遮掩掩,您说是不是?”

有那么一瞬间,她看见宁子笙眉间的花钿微微皱起,随即又松散开来,如同一粒石子投入了春水之中,泛起淡淡的波澜。

“什么时候的事?”

“三日前。”小瑞掐指一算,“说起来,这朗大人应该也就在这一两日抵京了,兴许今日就到。”

“嗯,你且多留意。”

在她们的头顶上,柳离坐在房梁的榫头上,闻言胆战心惊。

郎恬和她的确是今儿早晨入的京。以郎恬的身份,没法毫无理由地入宫,便在安阳安排好的别庄中住下了。

柳离本让她直接起程回汴,哪想郎恬决意留在京中几日,以防不测,说若是五日后郡主一切无恙,她再离开。柳离拗不过,只得由她。

入了西京之后,地势便熟悉多了,柳离孤身以灵体飘入皇宫,熟门熟路地找到了宁子笙。

便有了如此一幕。

她瘦了,十七岁时脸颊的婴儿肥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尖尖的下巴和淡漠且锐利的眼神。

已经是个大人了。

宁子笙以前一向是不喜艳色衣裳的,以至于柳离看到她一身红衣时,有些许愣神。

红裳配红唇红妆,映得她眼尾几乎都带上了淡淡的一抹潋滟,抬眼掷笔的那一刻,几乎慑得人想退两步。

……就连以前瘦瘦小小的小瑞此时也长身玉立,穿上了官服,被人称作“赵大人”。

她只感觉一切都变了。

小瑞在代笔奏疏,宁子笙在闭目养神,柳离悄悄从房梁上蹦了下来,想在这里四处走走。

没成想脚尖落地的时刻,明明没发出任何声音,宁子笙却骤然睁开了眼,目光如炬地往这边瞧来。

“怎么了?”

小瑞不明所以,朝她看的方向打量了眼,什么也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