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兄弟初见(第4/6页)

十几秒,已足够让观众看清那一张张悲痛的脸。

当初拍这一幕时,大约是群体效应,十几个人的悲痛欲绝,叠加在小小走廊,更赋予场外观众一种沉甸甸喘不上气的悲切。

如预想中那般,[子弹上膛]爆火,并很好地起到了最初拍摄时设想的禁毒宣传效果。

江秋十的禁毒宣传大使名头再度发挥作用,请假拍了几条禁毒广告后,重新回到练功房。

近两个月日更不辍地苦练,江秋十已将基本功学会,镜头的动作有模有样,但这门功夫一日都不能停,一天的休息,就要靠十天来补。

他现在正在学唱腔。

电影申报奖项还有个条件,演员需要原音。台词上他没有问题,可某些唱腔就实在为难他了。

以前从未练习过,真正的京戏大家都是要从小开嗓吊嗓子。作为新手,他的年龄有点大。

幸好,他有一把好嗓子。

和娱乐圈里追捧的几位低音炮一比,他的声音优越条件平常听不大出来,然而需要念台词或唱歌时方可听出,跨度极大,可低沉,可高亢,可塑性极强。

现在,他也能简单唱两段了。

整个剧组早就立项。男主角找好后,其他演员都不是问题,方翰找了不去自己熟悉的演员,其他的由那些投资方塞人。

等江秋十练的差不多,温玉生终于点头说他过关后,八月下旬,电影[锁麟囊]开机。

早在剧本过审时,片方已在搭建布景,除了预计租下横店的民国拍摄景区外,另外还租了一户人家有些破败的户外庄园,修整修整,做成民国样式的院落。

刚好用作开机仪式。

小院落外有一处广场,四处挂上红布红绸,摄像机上同样盖了块红布。电影主创们聚在一起,上香敬关二爷,猪头肉与香烛气味糅杂,混合着袅袅白烟,被风吹散。

请来的记者们咔嚓咔嚓拍照。

江秋十穿着常服,和其他演员站在一起,他身上似乎自带一种和其他人不太一样的沉静感。

哪怕他没有化妆,没有做造型,简简单单一身黑衣,依旧让人移不开眼。

记者们想到他的青衣装扮,一个个都有点心痒。

让他们遗憾的是,江秋十并没有大变身。等记者们都离开了,大家才正式开拍。

最先拍的依旧是男主角。

造型早就设计好,服装师找出江秋十的定制戏服,让他上车换。

那是一身制服,是[永兴号]拍摄时邱雅心心念念抱怨了很久的别人家的军装制服。

刚下车,大家伙儿的眼神又忍不住黏过去,几乎贴在他身上撕都撕不下来。

挺括制服,束金属腰带,裤脚掖进黑色长筒靴中,贴身深色制服将整个人包裹得严严实实,带着禁欲又严肃的气息。他的头发还没有做造型,只往后拨了拨,留着几缕发丝垂在额前,左手肘间夹住帽子,右手拎着配枪,大步往房间走来。

他正找感觉入戏,眼神格外锐利,在外人看来,格外得强大、迷人,且危险。

光看这眼神,没有谁会认为他身上的军装是摆设。

导演非常满意江秋十的造型,其他演员也基本穿戴好,进房间拍了两组宣传照。

场务们在布置场景,等会儿好开拍。

他们现在所在的院落布置成了一个戏台,庄园外还挂了个牌,写着牡丹园。

哥哥白修连入伍参军,从一个娃娃兵开始不断往上爬,他经历过炮火连天,穿越过无数次生死线,因其不怕死,敢杀敢拼,不仅识字还聪明好学,很快在部队里有了一席之地。

多年后,在别人眼里也成了“军爷”的白修连和以往一样,跟随部队进入刚刚打下的一座小城。当地豪绅们为讨好他,邀请军官们来当地最有名的牡丹园听戏。

今天要拍的,就是白修连多年后,和弟弟白修齐重逢的第一幕。

放在两个小时的电影里,大概排在十来分钟左右。前面十几分钟,用于放映兄弟二人各自的视角。

一切妥当,群演们就位后,正式开拍。

“Action !”

“来来来,几位爷这边请这边请。”戏院老板点头哈腰,谄媚地邀请一众军官进门。

领头的豪绅之一骄傲道:“各位军爷,为了招待,今儿我请了咱这儿最有名的小百灵出场,他那嗓子可是这个。”说罢,比了个大拇指。